时间: 2025-04-26 10:1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9:52
送张学士知郢州
作者: 欧阳修 〔宋代〕
汉郎清晓赤墀趋,
楚老西来望隼旟。
侍史护衣薰蕙草,
辘轳要从骊驹。
阳春绕雪歌低扇,
油幕连云水泛渠。
千里修门对涔浦,
好寻遗玦吊三闾。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张学士即将赴郢州的送别之情。汉代的年轻士子在清晨时分走向赤色的石台,楚国的老人从西方遥望着高飞的旗帜。侍从为他披上衣服,衣袍上飘散着蕙草的香气,辘轳声响起,骊驹也将启程。阳春时节,歌声在雪白的扇子旁轻声吟唱,油幕如云,水面上泛起涟漪。千里之外的修门与涔浦相对,正好可以寻访遗留的玉玦,吊念三闾大夫。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散文见长,且在诗词方面也有较高造诣。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写于张学士即将赴郢州任职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与祝福之情。郢州是当时一个重要的地方,张学士的任职也预示着他将开启新的政治生涯。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展现了春日的美好与友谊的真挚。
《送张学士知郢州》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即将离去的深情厚谊。诗中借助春天的美景,描绘了送别时的喜悦与不舍。开头两句写汉郎和楚老,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接下来的几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这次离别的仪式感,侍史的护衣、马车的辘轳声,都是出发前的准备,渗透着对友人的关切与期望。
后四句则转向对未来的展望,阳春的歌声与涔浦的景象交织,似乎在指引着张学士未来的旅程。诗的最后提到的“好寻遗玦吊三闾”,更是将思念与怀古结合,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友人的祝福。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体现了欧阳修散文与诗歌兼具的特点。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旅程的美好期盼,展现了作者对友谊的深厚感情和对历史的尊重,体现了人生旅途中的无常与美好。
选择题:诗中“汉郎”指的是哪一类人?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涔浦”象征着__。
判断题:诗中“侍史护衣薰蕙草”表现了出行的仪式感。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