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过刘元海陵寝》

时间: 2025-04-26 10:17:26

诗句

汉统天久绝,汉恩一何深。

隔远魏晋代,犹足收民心。

咄嗟呼韩子,崛起蒲离阴。

自云汉婿甥,赫怒开实沈。

左顾龙在野,右咤虎啸林。

吹嘘炎烬馀,五部来讴吟。

阿聪奋馀烈,两京随扫平。

窃据二纪强,文物有足矜。

我来拜陵寝,悚然振冠缨。

风云渺何许?

废堞馀金城。

贤哉刘淑妃,成此直谏名。

在聪未为疵,假义渊可称。

孰云仁义师,可敌不可征。

桓桓祁山举,一出三辅惊。

天其假公年,载洗六合清。

此志竟莫遂,此邦还有成。

所以广武叹,痛惜无豪英。

山烟知客意,斜日生荒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7:26

原文展示

过刘元海陵寝
汉统天久绝,汉恩一何深。
隔远魏晋代,犹足收民心。
咄嗟呼韩子,崛起蒲离阴。
自云汉婿甥,赫怒开实沈。
左顾龙在野,右咤虎啸林。
吹嘘炎烬馀,五部来讴吟。
阿聪奋馀烈,两京随扫平。
窃据二纪强,文物有足矜。
我来拜陵寝,悚然振冠缨。
风云渺何许?废堞馀金城。
贤哉刘淑妃,成此直谏名。
在聪未为疵,假义渊可称。
孰云仁义师,可敌不可征。
桓桓祁山举,一出三辅惊。
天其假公年,载洗六合清。
此志竟莫遂,此邦还有成。
所以广武叹,痛惜无豪英。
山烟知客意,斜日生荒陵。

白话文翻译

汉朝的统治已经久远地结束,而汉朝的恩德却是何等深厚。虽然隔着魏晋的时代,仍然能够赢得民心。咄咄逼人地呼唤韩子,蒲离阴下的英雄崛起。自称是汉朝的女婿和侄子,赫然愤怒地开拓实沈。左边看见龙在野外,右边听见老虎在林中咆哮。吹嘘着火焰余烬的残余,五部乐器齐声歌唱。阿聪英勇奋发,两京都随之平息。窃取了二纪的威势,文物也显得华贵。我来拜访陵寝,心中悚然振动冠缨。风云何处渺茫?废墟中只剩下金城。贤德的刘淑妃,成就了这样的直谏名声。在阿聪未被指责之前,假义之辩可以称道。谁说仁义的师者,可以抵挡却无法征服?桓桓的祁山高耸,一出三辅皆惊。天若给予公年,便能洗净六合的浑浊。这理想最终未能实现,这个国家还有什么成就。因此广武叹息,痛惜没有豪杰之英才。山烟知晓客人的意图,斜阳照耀着荒凉的陵寝。

注释

  1. 汉统:指汉朝的统治。
  2. 魏晋:指魏、晋时期,是汉后分裂的历史阶段。
  3. 咄嗟:高声呼喊。
  4. 蒲离阴:古地名,指的是蒲离的阴影。
  5. 赫怒:愤怒而显赫的威势。
  6. 龙在野:指有才之士隐居未被重用。
  7. 阿聪:可能指的是历史人物,具体尚无确切证据。
  8. 两京:指的是当时的两个重要城市,可能是长安与洛阳。
  9. 广武:指的是广武帝,表示对英雄豪杰的惋惜。
  10. 金城:指的是金色的城池,象征繁荣的城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恽,元代诗人,仕途不顺,常以诗抒怀,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感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恽拜访刘元海陵寝时,表达了对汉朝辉煌历史的追忆与对当今无英杰的惋惜,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王恽的《过刘元海陵寝》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思考深度的诗作。开篇即以历史的厚重感引入,提及汉朝的统治已久远结束,但其恩泽依旧深厚,显示出诗人对汉朝历史的尊重与怀念。通过描绘魏晋时期的社会,诗人感受到尽管时代变迁,民心依旧向往汉朝的治世,这种思想深刻地揭示了历史对人心的影响。

接着,诗中提到的“咄嗟呼韩子”与“赫怒开实沈”,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赞美,展现出诗人对贤才的渴望与对英雄的向往。此时,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如“龙在野”和“虎啸林”,描绘出英雄豪杰的未被重用,表达了对国家现状的无奈与悲哀。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感触,既有对过去辉煌的赞美,也有对当下无能的失落。末尾的“山烟知客意,斜日生荒陵”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仿佛在向历史告别,同时也在思考未来的希望与无奈。整体来看,《过刘元海陵寝》不仅是一首怀古之作,更是对时代变化的深刻反思,充分展现了王恽作为诗人的深邃思考与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汉统天久绝:汉朝的统治早已结束。
  • 汉恩一何深:汉朝的恩德依旧深厚。
  • 隔远魏晋代:即使隔着魏晋的历史时期。
  • 犹足收民心:依旧能赢得民心。

修辞手法

  • 对比:汉朝的辉煌与现世的无能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金城象征繁荣,而荒陵则象征衰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汉朝的追忆与对当下的反思,表达了对历史的惋惜以及对未来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汉朝:辉煌、恩德。
  2. 英雄:寄托诗人对杰出人才的渴望。
  3. 陵寝:象征历史的沉淀与对先贤的敬仰。
  4. 山烟:隐喻历史的模糊与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汉统”指的是哪个朝代?

    • A. 唐朝
    • B. 宋朝
    • C. 汉朝
    • D. 元朝
  2. 诗中“龙在野”象征什么?

    • A. 英雄未被重用
    • B. 祥瑞
    • C. 战争
    • D. 自然景观
  3. 诗的末尾“山烟知客意”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快
    • B. 惆怅
    • C. 愤怒
    • D. 期待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王恽的《过刘元海陵寝》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虽题材不同,但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李白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而王恽则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现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勤上人归吴中 送程刑部出守洪州 送别陈比部 送安思正之蜀 宋君辅许当世陈彦谦苏宣甫自远还乡上元同饮 嵩阳道中 四月十七日奉安仁宗皇帝御容於景灵孝严殿是 四月清明西湖 四月池上 四月八日西湖观民放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金字旁的字 铺谋设计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出举 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金迷纸碎 攻过箴阙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黄字旁的字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立刀旁的字 状铺 鸷鸟将击,卑飞敛翼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音字旁的字 梅君山 五侯九伯 示字旁的字 屡战屡捷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