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渌水曲》

时间: 2025-05-02 06:50:50

诗句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50:50

原文展示: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白话文翻译:

清澈的水面映着明亮的秋月,南湖上有人采摘白色的水草。荷花娇羞得似乎要开口说话,愁苦的情绪刺痛了荡舟的人。

注释:

  • 渌水:清澈的水,指湖泊或河流中的水。
  • 明秋月:明亮的秋天的月亮,象征清冷而宁静的夜晚。
  • 南湖:指的是某个具体的湖泊,可能是指南方某个风景名胜地。
  • 白蘋:水草的一种,白色的水草,象征着纯洁和美好。
  • 娇欲语:形容荷花娇美得像是要开口说话,表达出一种生机与活力。
  • 愁杀:形容心中的愁苦非常深重,几乎让人窒息。

典故解析:

诗中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古代典故,但通过描绘秋月、荷花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内心的愁苦,体现了唐代诗歌常见的“借景抒情”手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誉为“诗仙”。他的诗风豪放,个性洒脱,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是对自然的描写。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写于李白游历山水之间,感受到自然美景的同时,内心却因某些情感而感到惆怅,反映了他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诗歌鉴赏:

《渌水曲》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李白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复杂的情感。诗的开头两句“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秋夜湖景,水面如镜,月光洒在水面上,映出清澈的波光。此时的自然景色显得极为美丽,给人以宁静的享受。然而,接下来的“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则转向了情感的抒发,荷花的娇羞使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与美好,而“愁杀”二字则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无奈,似乎在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难以言说的心情。整首诗在清雅中透着一丝忧伤,反映出李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渌水明秋月”:清澈的水面倒映着明亮的秋月,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意境。
    • “南湖采白蘋”:描写人在南湖上采摘水草,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
    • “荷花娇欲语”:荷花的娇嫩似乎要开口,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自然更具生动感。
    • “愁杀荡舟人”:用“愁杀”来强调舟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形成强烈的对比。
  • 修辞手法

    • 拟人:如“荷花娇欲语”,赋予荷花以人的情感。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愁苦,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渌水:象征纯净与清澈,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向往。
  • 明秋月:象征宁静与安详,反映自然之美。
  • 荷花:象征美好与脆弱,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 荡舟人:象征人的孤独与无奈,体现出一种人生的哲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水草是什么? A. 荷花
    B. 白蘋
    C. 芦苇
    D. 莲花

  2. “愁杀荡舟人”中的“愁杀”是什么意思? A. 非常快乐
    B. 深深的愁苦
    C. 情感丰富
    D. 非常生气

  3.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渌水曲》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李白更强调内心的愁苦,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好事近(饯赵知丞席上作) 别怨(霜寒) 西江月(雪江见红梅对酒) 点绛唇 玉蝴蝶(雪词) 永遇乐(霜词) 喜迁莺(上魏安抚) 武陵春(上马宰) 朝中措 柳梢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玄字旁的字 包含蛛的词语有哪些 北韵 克敌 年久日深 自火 皿字底的字 连藻 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交口荐誉 田字旁的字 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吃喝拉撒 王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耳目闭塞 行字旁的字 望影揣情 清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