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10:4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0:44:14
妙相逢处。可能留得香魂住。住亦无多。啼鴂声声唤奈何。人生何苦。情痴争被红墙阻。怜尔怜侬。此愿茫茫似梦中。
在美好的相逢之处,或许能够让香魂留住,但也难以长久。啼叫的杜鹃声声传来,令人感到无奈。人生何必如此痛苦,情痴何须被红墙阻隔?我怜你,也怜我自己,这份愿望像梦一样遥不可及。
作者介绍:高旭是清代的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之时,诗人通过对人生苦乐的感悟,表达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
《减字木兰花 其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婉转的意象,传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开头的“妙相逢处”便抓住了读者的心,营造出一种美好的相遇氛围。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却将这种美好与现实的无奈相对比,表达出一种对爱情的忧伤与叹息。尤其是“啼鴂声声唤奈何”,将鸟鸣与思念结合,使得情感更加深沉。接着,“人生何苦”则将个人的情感上升到对人生的反思,展现出一种无奈与哀伤。
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中渗透着对人生苦涩的理解,最终以“此愿茫茫似梦中”收尾,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感慨。诗中的意象如“香魂”、“红墙”,既是对情感的象征,也反映了人们在爱情与生活中的挣扎与期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爱情的美好与人生的痛苦,探讨了情感的脆弱与无奈,反映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现实的无情。
诗词测试:
诗中的“红墙”象征什么?
“啼鴂声声唤奈何”中,啼鴂的叫声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