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

时间: 2025-05-01 03:11:28

诗句

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1:28

原文展示:

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
云峰满目放春晴,
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
举头空羡榜中名。

白话文翻译:

在春天的晴日里,眼前的云峰如同满目的风景,
那一条条银钩似的山脊在阳光下清晰可见。
我自怨自己衣衫薄弱,遮掩了心中的诗句,
抬头仰望,空自羡慕榜上的名次。

注释:

字词注释:

  • 云峰:指云雾缭绕的山峰,象征美丽的风景。
  • 银钩:形容山脊的形状,像细长的钩子一样,形象生动。
  • 罗衣:轻薄的衣服,这里引申为诗人的才华被遮掩。
  • 榜中名:指考试及第的名次,象征荣耀和成就。

典故解析: “榜中名”常用于古代科举考试中,榜单上公示的及第者的名字,是士人追求的目标和荣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鱼玄机是唐代女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她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是对爱情与理想的追求。她的作品在当时及后世均有一定影响。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她登临崇真观南楼时,对新科及第生的羡慕之情的抒发。春天的晴朗天气激发了她的思绪,使她对个人成就与社会地位的反思更加深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复杂的内心情感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鱼玄机对诗歌的热爱与对个人成就的渴望。开头两句描绘了春日的美丽景色,云峰和银钩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接着,诗人自感才华不被认可,深感失落与惋惜,表达了对荣誉与名利的羡慕。最后的“举头空羡”更是道出了她内心的无奈与悲凉,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细腻,展现了鱼玄机作为一位女性诗人的独特视角和对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的赞美,还有对个人境遇的感慨,反映了那个时代女性在追求文化与社会地位时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峰满目放春晴:描绘了春天晴朗的景象,云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迷人。
  2. 历历银钩指下生:细致描写山脊如银钩般清晰可见,展现自然之美。
  3. 自恨罗衣掩诗句:表达了对自身才华未能展现的懊悔与自责。
  4. 举头空羡榜中名:抬头仰望,感到对他人成功的羡慕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脊比作银钩,形象生动。
  • 对仗:如“举头空羡”和“自恨罗衣”,展示了诗的工整与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个人成就与社会认同的渴望和失落,反映了对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峰:象征自然的壮丽与高远的理想。
  • 银钩:表现清晰、细腻和敏感的观察能力。
  • 罗衣:隐喻诗人自身的局限与才华未被认可。
  • 榜中名:象征社会的认可与个人的成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云峰满目放春晴”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春天的花朵
    b) 晴朗的山峰
    c) 雪景

  2. “自恨罗衣掩诗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自豪
    b) 自责
    c) 无所谓

答案:

  1. b) 晴朗的山峰
  2. b) 自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鱼玄机与李白的诗作品在意象上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鱼玄机更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而李白则多以豪放的气概著称。两者在风格上的差异,反映了各自对人生和理想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这些资料可帮助深入理解唐诗的艺术魅力与历史背景。

相关查询

途中言事寄居远上人 雪中寄李知诲判官 郭中山居 送孙百篇游天台 赠李郢端公 狂寇后上刘尚书 陪李郎中夜宴 上郑员外 题龙泉寺绝顶 送婺州许录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雨字头的字 痛饮狂歌 苟安一隅 一扫而光 廉悍 独出己见 包含厌的词语有哪些 豕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修开头的成语 晒翅 旡字旁的字 闭门投辖 麻田 拣信生 双重人格 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