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4:09
卖残牡丹
作者: 鱼玄机 〔唐代〕
临风兴叹落花频,
芳意潜消又一春。
应为价高人不问,
却缘香甚蝶难亲。
红英只称生宫里,
翠叶那堪染路尘。
及至移根上林苑,
王孙方恨买无因。
在风中感叹,落花频繁,
花香渐渐消散,又是一年春天。
应该是因为价格太高,没人问津,
而香气太浓,蝴蝶也难以亲近。
红色的花朵只适合生长在宫中,
翠绿的叶子怎能沾染尘土?
等到移植到上林苑,
王孙才会懊恼无法购买。
“上林苑”:指的是汉代的上林苑,是当时皇家游猎的地方,象征着优雅、富贵的生活环境。王孙恨买无因则表明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奈。
作者介绍: 鱼玄机(约844-871年),唐代女诗人,以其才情和清丽的诗风著称。她生活的时代是唐代中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女性诗人开始获得较多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春天,诗人通过残留的牡丹花,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失落和对生活无奈的感慨。诗中提到的高价和难以亲近的香气,反映了社会的现实与个人情感的冲突。
《卖残牡丹》通过对牡丹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奈。开篇“临风兴叹落花频”,即是对春天逝去的感叹,展现出一种忧伤的情绪。接下来诗人提到“芳意潜消又一春”,这里不仅指花香的消逝,也隐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无奈。高价让人不愿问津,香气太浓却又使蝴蝶难亲,展现了一种美丽但难以接近的状态。
“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牡丹的高贵与世俗的尘土相对立,暗示了社会地位与生活环境的制约。而最后两句则引出了王孙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既有对理想的渴望,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流露中,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无奈与感伤,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忧伤的画面。
逐句解析: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无奈,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通过对牡丹的描写,映射出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红英”指的是什么?
诗中“香甚蝶难亲”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的主题主要体现了什么?
答案: 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