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减字木兰花》

时间: 2025-07-27 08:52:39

诗句

愧称仙李。

敢将清照才同比。

黯淡儒风。

不羡轻裘骋玉骢。

鹿车偕隐。

避世韬光清梦稳。

焉用文章。

俚语何堪斗丽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52:39

减字木兰花

原文展示:

愧称仙李。敢将清照才同比。
黯淡儒风。不羡轻裘骋玉骢。
鹿车偕隐。避世韬光清梦稳。
焉用文章。俚语何堪斗丽场。

白话文翻译:

我不敢自称如同仙李花那样美丽,
也不敢将我的才华与李清照相比。
儒家风范暗淡无光,
我不羡慕那些轻裘宝马的享受。
我愿与鹿车隐居,
避世韬光,让清梦稳固。
又何必在此用文章,
俚语又怎么能在华丽的场合中斗艳?

注释:

  • 仙李:指一种美丽的李花,象征美好事物。
  • 清照:指李清照,著名女词人,以其才华闻名。
  • 儒风:儒家文化的风范。
  • 轻裘:指轻便的皮衣,象征奢华生活。
  • 玉骢:指名贵的马。
  • 鹿车:古代的交通工具,象征隐逸生活。
  • 韬光:隐藏光芒,形容低调。
  • 俚语:通俗的语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汤莱,清代诗人,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抒情诗。
  • 创作背景:写于清代社会动荡之际,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浮华的不屑。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开头以自谦的方式,表达了对美与才华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才华的自我否定,这种情感的交织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与无奈。接着,诗人提到儒家风范的黯淡,显示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失望,表达了对物质享受的不羡慕,更加突显了其隐逸的志向。最后,诗人以“焉用文章,俚语何堪斗丽场”一句,展现了对华丽舞台的不屑,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价值的认同。整首诗在平淡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立思考与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自谦的口吻,强调了对前人(李清照)的敬仰。
    • 第二联表达了对儒家文化的反思,和对世俗奢华生活的拒绝。
    • 第三联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表现出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 第四联则是对文学创作的思考,表明了对华丽辞藻的无所谓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与仙李、清照进行对比,突出自我谦卑。
    • 对仗:整个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传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高洁的追求。

意象分析:

  • 仙李:代表着美与才华,象征理想中的人。
  • 清照:象征女性的才华与智慧。
  • 鹿车:象征隐居的生活理想。
  • 俚语:反映了诗人对通俗文化的批判。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轻裘”象征什么?
      • A. 奢华生活
      • B. 隐逸生活
      • C. 学术成就
    2. 诗人对李清照的态度是?
      • A. 嫉妒
      • B. 敬仰
      • C. 忽视
    3. 诗中“焉用文章”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文学的热爱
      • B. 对华丽的反感
      • C. 对诗歌的追求
  •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诗词对比

    • 《减字木兰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自我价值的追求,但汤莱更强调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李清照诗词研究》
  • 《古典诗歌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江南 其十一 忆江南 其四 忆江南 早春 忆江南十首 其六 忆江南 其二 忆江南 其五 忆江南 其三 忆江南 其三 忆江南 忆江南十九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往不克 巾字旁的字 急趋无善迹 始笄 鸡犬无惊 旌延 齊字旁的字 包含炰的词语有哪些 宠辱不惊 严结尾的成语 损耗 衣字旁的字 笑面老虎 靑字旁的字 嫁狗逐狗 包含泝的词语有哪些 葄枕图史 病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