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1:09
原文展示:
览古四十二首(录三十四首) 任安与田仁,同仕将军门。 厮养恶齿马,实坐贫失身。 发忿骑奴席,拔刃徒自分。 不会赵少府,何时别奴群。 乃知圣贤仕,端不与贱贫。
白话文翻译:
任安和田仁,都在将军门下任职。 他们因为贫穷而失去了身份,成为了卑贱的厮养,负责照顾恶齿马。 因为愤怒,他们在骑奴的席位上发泄情绪,拔出刀来自我伤害。 他们不明白赵少府的用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脱离奴隶的群体。 由此可知,圣贤的仕途,绝不会与卑贱和贫穷为伍。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1370),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字廉夫,号铁崖,浙江绍兴人。他的诗文以豪放著称,尤擅长七言歌行。此诗选自《铁崖先生古乐府》,反映了作者对古代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通过对任安、田仁的描述,反映了古代社会中贫贱与仕途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圣贤仕途的向往和对贫贱生活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任安、田仁的描述,展现了古代社会中贫贱与仕途的矛盾。诗中,“厮养恶齿马,实坐贫失身”一句,直接指出了贫穷导致身份的丧失,而“发忿骑奴席,拔刃徒自分”则进一步描绘了他们因愤怒而自我伤害的情景。最后,“乃知圣贤仕,端不与贱贫”一句,强调了圣贤的仕途与贫贱的无缘,体现了作者对高尚仕途的向往和对贫贱生活的批判。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任安和田仁在诗中的身份是什么? A. 将军 B. 骑奴 C. 厮养 D. 赵少府 答案:C
诗中提到的“恶齿马”象征着什么? A. 高尚的仕途 B. 贫贱的生活 C. 愤怒的情绪 D. 奴隶的群体 答案:B
诗的最后一句“乃知圣贤仕,端不与贱贫”表达了什么? A. 圣贤的仕途与贫贱无关 B. 圣贤的仕途与贫贱有关 C. 圣贤的仕途与贫贱相似 D. 圣贤的仕途与贫贱对立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