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5:2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5:25:38
李侍郎修路
作者: 陈袖 〔宋代〕
路余百里两山间,
水驿山程总不安。
谁把千金平滑蹬,
免教一叶委惊滩。
行人感叹何时已,
贤守功名百世看。
次第吾闽都似掌,
却嗤蜀道号泥盘。
这条路在两座山之间延伸了百里,
水驿和山路的行程总是让人心神不宁。
是谁花费了千金修筑这条平滑的道路,
以免一片落叶搁浅在惊涛骇浪的滩涂上?
行人不禁感叹,何时才能到达目的地?
那些贤明的人,都应该为功名而守住这百世长存的声誉。
我们的闽都似乎如同手掌一般,
却嘲笑蜀道如同泥盘一般艰难。
作者介绍: 陈袖,南宋时期的诗人,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为主,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善于借用自然景物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交通不便的时代,修路的艰难和重要性成为了诗人关注的焦点,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通行便利的渴望与追求。
《李侍郎修路》以描绘修路的艰辛与重要性为主线,诗中对路途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人们在艰难环境中前行的决心。开篇“路余百里两山间”,用宽阔的视野让人感受到路途的遥远与艰辛,随即以“水驿山程总不安”传达了行人的不安与焦虑。诗中通过修路的比喻,探讨了人们追求顺畅生活的愿望以及修路背后的辛勤付出,体现了对社会进步的期待。
最后两句提到“吾闽都似掌,却嗤蜀道号泥盘”,有对比的意味,表达了福建地区的便利与蜀道的艰难,既是对现实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期许。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张力,使得读者在欣赏自然与历史的同时,也对社会现状产生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修路的议题,表达了对社会进步的渴望和对艰难环境中人们努力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对名声与成就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水驿”指的是什么?
A. 水路上的驿站
B. 海洋
C. 河流的源头
诗人对蜀道的评价是:
A. 便利
B. 艰难
C. 平坦
“贤守功名百世看”表达了什么?
A. 忽视名声
B. 珍视成就
C. 追求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望岳》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类的奋斗,表现出对人类努力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而陈袖的《李侍郎修路》则更聚焦于交通便利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两者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