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念奴娇 其三 三和》

时间: 2025-05-23 01:55:39

诗句

白蘋影里,向何人可话,平生心素。

月魄冰魂凝结就,犹薄湘妃洛女。

吴沼芙蓉,陈陂菡萏,散入玄珠浦。

采花蜂蝶,雾深都忘归去。

堪笑并蒂霞冠,双头酡脸,只为多情苦。

空遣隔江游冶子,撩乱心飞目注。

同出泥涂,独标玉质,不是曼陀雨。

风清露冷,有人长自迟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1:55:39

念奴娇 其三 三和

作者: 吴潜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白蘋影里,向何人可话,平生心素。
月魄冰魂凝结就,犹薄湘妃洛女。
吴沼芙蓉,陈陂菡萏,散入玄珠浦。
采花蜂蝶,雾深都忘归去。
堪笑并蒂霞冠,双头酡脸,只为多情苦。
空遣隔江游冶子,撩乱心飞目注。
同出泥涂,独标玉质,不是曼陀雨。
风清露冷,有人长自迟伫。

白话文翻译:

在白蘋草的影子里,能向谁倾诉平生的清白心思呢?
那月亮的清辉和冰冷的魂魄凝聚在一起,犹如湘妃、洛女那样的薄情。
吴沼的芙蓉花,陈陂的荷花,散落在玄珠浦的水面上。
采花的蜂蝶,在浓雾中深深忘记了归去的路。
可笑那并蒂花的霞冠,双头的酡颜,只因多情而苦。
空惹得隔江的游冶子,撩动心绪,目光注视。
同样出自泥土,却独自标榜着玉质,不是曼陀罗的雨。
风清露冷,有人长久地在这里徘徊。

注释:

  • 白蘋: 一种水生植物,常见于湖泊,象征清丽与孤独。
  • 月魄: 指月亮的光辉,象征纯洁。
  • 湘妃、洛女: 两位古代女子,常被用来象征才情与美丽。
  • 并蒂: 指两朵花同生一茎,象征美好的姻缘。
  • 游冶子: 典故中的游子,暗指游荡的男子,可能带有离愁别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字景山,号澄江,南宋时期的诗人,以词名著,善于写景抒情,风格清丽。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动荡,诗人多感时局之苦,故而在诗中表达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念奴娇 其三 三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开头“白蘋影里,向何人可话,平生心素”,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引入情感,表达了孤独和无处倾诉的心境。接着,诗人在月亮和冰魂的映衬下,联想到古代才女湘妃与洛女,强调了自身的孤独与无奈。

“吴沼芙蓉,陈陂菡萏”,这里的意象丰富,吴沼的芙蓉与陈陂的荷花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诗人借此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尤其是“采花蜂蝶,雾深都忘归去”,通过蜂蝶的迷失,隐喻了人们在追求美好事物时的迷茫与无助。

结尾的“风清露冷,有人长自迟伫”更是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坚持与向往,尽管现实无情,但内心的情感依然坚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蘋影里,向何人可话,平生心素: 在白蘋草的影子下,心中有多少话语无处倾诉。
  2. 月魄冰魂凝结就,犹薄湘妃洛女: 月光如冰,象征着清冷,似乎让我想起湘妃和洛女那样的美丽。
  3. 吴沼芙蓉,陈陂菡萏,散入玄珠浦: 描绘出水面上芙蓉和荷花的美丽情景,象征着爱情的美好。
  4. 采花蜂蝶,雾深都忘归去: 采花的蜂蝶在浓雾中迷失了方向,隐喻对爱情的追求与迷惘。
  5. 堪笑并蒂霞冠,双头酡脸,只为多情苦: 讽刺那些两情相悦的情侣,因多情而受苦。
  6. 空遣隔江游冶子,撩乱心飞目注: 指隔江而望的游子,心中情感复杂。
  7. 同出泥涂,独标玉质,不是曼陀雨: 强调出泥土之中独特的玉质,非凡的存在。
  8. 风清露冷,有人长自迟伫: 最后的孤独与等待,表现出对爱情的执着。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月亮比作冰魂,形容清冷与纯洁。
  • 对仗: "白蘋影里"与"平生心素",形成对称美。
  • 拟人: 描述蜂蝶的迷失,赋予其情感。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对爱情的执着与对现实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白蘋: 代表孤独与清丽。
  • 月魄: 象征纯洁与冷漠。
  • 芙蓉、菡萏: 代表爱情的美好与希望。
  • 蜂蝶: 反映追求美好时的迷惘。
  • 游冶子: 代表远方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无奈
    C. 生气

  2. “白蘋影里”中的“白蘋”象征什么?
    A. 友情
    B. 孤独与清丽
    C. 财富

  3. 诗中提到“游冶子”,他象征了什么?
    A. 忧愁的游子
    B. 高官显贵
    C. 英勇的战士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吴潜的《念奴娇 其三 三和》,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感慨,但苏轼的作品更多地融入了历史背景与个人情感,而吴潜则更注重自然意象与内心的细腻感受。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与风格》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其四 菩萨蛮 遥题广陵吴元式棣友堂 菩萨蛮 得婉清书感作 菩萨蛮 其一 桃源图为程清泉先生题 菩萨蛮 临海三章 菩萨蛮(和夏中玉) 菩萨蛮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针头线脑 心醇气和 空籍 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甘子 黝泽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首字旁的字 秃宝盖的字 文君早寡 酉字旁的字 美业 朝章国故 猎沙 黹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流光瞬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