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隔浦莲/隔浦莲近拍》

时间: 2025-05-23 20:02:31

诗句

兰桡环城数叠。

雾雨侵帘箔。

翠竹交苍树,幽鸟声声如答。

苇岸游绿鸭。

暮山合。

天际浓云罨,水周币。

提携一醉,浊贤清圣欢洽。

瀛洲美景,尽道东南都压。

今日愁颜回笑颊。

飞屧。

且将萱草归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20:02:31

隔浦莲/隔浦莲近拍

作者: 吴潜 〔宋代〕


原文展示:

兰桡环城数叠。
雾雨侵帘箔。
翠竹交苍树,
幽鸟声声如答。
苇岸游绿鸭。
暮山合。
天际浓云罨,
水周币。
提携一醉,
浊贤清圣欢洽。
瀛洲美景,
尽道东南都压。
今日愁颜回笑颊。
飞屧。
且将萱草归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环绕城市的兰桡(小船)在雾雨中穿行的景象,帘子上沾着雨水。翠绿的竹子与苍翠的树木交错,幽鸟的鸣叫声似乎在应和。岸边的绿鸭在水中游动,黄昏时分的山峦相互交叠,远处的天空被浓厚的云彩覆盖,水面上波光粼粼。诗人提着酒杯,醉意朦胧,与知友畅谈。那美丽的瀛洲美景,皆被东南的风光所掩盖。今天,愁苦的面容也恢复了微笑,轻轻飞起的鞋子,愿将萱草归插于此。


注释:

  • 兰桡: 兰桡是指小船,环城数叠意指小船在城市四周穿行。
  • : 指雨水渗入。
  • 帘箔: 帘子和窗帘。
  • 幽鸟: 指清幽的鸟儿,声声如答,形象生动。
  • 苇岸: 芦苇生长的岸边。
  • 飞屧: 飞起的鞋子,象征轻盈和快乐。
  • 萱草: 一种草本植物,常用来象征忘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士族家庭,深受文人雅士的熏陶,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歌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充满诗意的时刻,诗人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到周围的景色与心境的交融,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开头的“兰桡环城数叠”便为全诗设定了一个悠然自得的基调,诗人乘船游览于城边,身处其境,感受着细雨的轻柔和竹林的翠绿。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的情感愈发真挚,尤其是在“提携一醉,浊贤清圣欢洽”之句中,诗人表现出与友人共饮的愉悦,尽管外界的天气有些阴沉,但他们的心情却如同那飞舞的鞋子般轻盈。后面的“今日愁颜回笑颊”展现了诗人从愁苦到欢愉的转变,最后以“且将萱草归插”收束,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珍视与向往。

整首诗虽然描绘了自然景色,实则蕴含了深厚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兰桡环城数叠”:描绘了诗人乘船游览环绕城市的情景。
  2. “雾雨侵帘箔”:细腻地描绘了细雨渗入窗帘的场景,增添了生活的细腻感受。
  3. “翠竹交苍树,幽鸟声声如答”:展现了自然景色的交融与和谐,鸟鸣声如同与自然的对话。
  4. “苇岸游绿鸭”:描绘了岸边绿鸭悠然自得的景象,增加了生动的自然气息。
  5. “暮山合”:黄昏时分山影交叠,给人以宁静的感受。
  6. “天际浓云罨,水周币”:远景的浓云与水面的波光形成鲜明对比。
  7. “提携一醉,浊贤清圣欢洽”:表达了与友人畅饮的欢愉,浊与清的对比暗示了生活的多样性。
  8. “瀛洲美景,尽道东南都压”:展现了对东南美景的赞美与向往。
  9. “今日愁颜回笑颊”:从愁苦到欢笑,体现了情感的转变。
  10. “飞屧”:轻盈的鞋子象征着快乐与自由。
  11. “且将萱草归插”: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 “幽鸟声声如答”,将鸟鸣比作回应,生动形象。
  • 拟人: “雾雨侵帘箔”,赋予雨水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 诗中多处运用了对仗,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主题围绕自然美景与人际关系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在美丽自然中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愉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兰桡: 象征着旅行与探索。
  2. 雾雨: 代表着柔和与细腻。
  3. 翠竹与苍树: 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4. 幽鸟: 生命的灵动与自由。
  5. 绿鸭: 生活的宁静与悠然。
  6. 萱草: 忘忧与对美好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括号中填入正确的词语: “兰桡环城数叠,雾雨(____)帘箔。” A. 渗透 B. 侵袭 C. 侵入

  2. 选择正确的解读: “提携一醉”意指: A. 与朋友共饮 B. 独自饮酒 C. 送酒给朋友

  3. 判断对错: “今日愁颜回笑颊”表达了诗人从快乐到悲伤的转变。 (对/错)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的《月下独酌》
  2. 杜甫的《春望》
  3.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比较吴潜的《隔浦莲》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以自然景色为题材,但吴潜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现自然的宁静与孤独。两者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代诗词选》- 收录了多位宋代诗人的经典作品。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提供古诗词的鉴赏与解析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黄草道衣赞 点绛唇 其一 水调歌头 其一 和李泰发尚书泊舟严陵 江城子 王元渤舍人将赴吉州,因以戏之 哭吴亦虚一首 次韵倪文举芮国器扁舟见过溪上之作 访石林叶少蕴观文二首 其二 题等侯轩一首 酬王元渤舍人方智善学士求余作墨竹一首 独居会稽官舍送僧游龟溪因记寄声弊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裲衣 剔抽秃揣 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肆虐横行 弓字旁的字 白龙鱼服 改天 逐影吠声 包含蹿的词语有哪些 釜中游鱼 镂肤 鸟字旁的字 旷日累时 绢花 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臼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釒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