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1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15:17
边城日日听鸣笳,
极目辰韩道路赊。
三袭貉裘犹未暖,
一生雪窖便为家。
晨看军府飞金镝,
暮向溪山引犊车。
千载管宁传皂帽,
难从辽海问生涯。
这首诗描绘了边境城市的生活,日复一日听到边号的鸣响,眼望着远处的道路似乎漫长而遥远。身着三层貉皮裘的我仍感到寒冷,活在这雪窖之中,已成了我的家。早晨在军营里观看飞射的金箭,黄昏时分则向溪山送去犊牛。千年之后,管宁的皂帽传承下来,但在辽阔的海边,仍然难以探寻人生的真谛。
徐乾学(1830-1896),字子华,号澄山,晚号云溪。清代著名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曾任职于清朝的地方官员。他的诗风刚健清新,常以边塞生活为题材,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这首诗作于作者在边疆任职期间,描绘了边城的生活状态以及对亲友的思念。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色与军旅生活的元素,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诗人内心的孤独。
《怀友人远戍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边塞诗。诗人在边疆的生活中,日复一日地听到鸣笳,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孤独。诗的开头便以“边城日日听鸣笳”引入,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象征着战争与生死的威胁。随着视线的延展,“极目辰韩道路赊”,诗人表达了对遥远友人的思念,亦暗示着与外界的隔绝。接下来的描写中,三袭貉裘的寒冷与雪窖的生活则进一步体现了边疆生活的艰辛。
而“晨看军府飞金镝”与“暮向溪山引犊车”的对比,既描绘了军营的威严,又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柔情,展现了军事与人道的交织。最后“千载管宁传皂帽,难从辽海问生涯”则是对历史的追溯与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友人和人生的无尽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边疆的荒凉,又有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整首诗通过描写边塞生活,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生活艰辛的感悟,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与哲理。
诗中“鸣笳”指的是什么?
A. 军号
B. 号角
C. 战争
D. 生活
答案:A
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感受是?
A. 舒适
B. 寒冷
C. 富裕
D. 幸福
答案:B
“千载管宁传皂帽”中的“皂帽”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清白与清高
C. 武力
D. 生活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