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5:1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5:16:13
夏日邀朱令君饮楮村石淙
作者: 于慎行 〔明代〕
山公在襄阳,日醉习池月。
歌声起铜鞮,至今名未歇。
我侯有仙标,邈与世人绝。
抱琴出邑郭,来采石淙蕨。
石淙何潺湲,流水喷玉屑。
萧飒洞壑鸣,五月寒人骨。
方塘一片石,混沌本无缺。
自从庖羲来,画作赤文裂。
远望峡水流,犹似天山雪。
此中有真赏,欲语不可说。
扫苔卧石坪,山月归可挈。
山公在襄阳,日间醉于池水月光。
歌声在铜铃声中响起,至今名声未曾消歇。
我有仙人的风范,与世人遥远绝然。
抱琴走出城外,来采石淙与蕨类。
石淙何其潺潺,流水喷洒如玉屑。
萧瑟风声在山谷里回响,五月的寒气刺骨。
方塘中一片石头,混沌本无缺陷。
自从庖羲来到,画出了赤色的文纹。
远望峡谷中的流水,犹如天山上的积雪。
这里有真正的乐趣,想要言说却无法表达。
扫去苔藓躺在石坪,山月归来可携带。
作者介绍:于慎行,明代诗人,崇尚自然,擅长写景抒情,其作品常表现对山水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夏日,作者邀请友人朱令君来饮,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反映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此诗通过描绘夏日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清新环境的喜爱和对友人相聚的渴望。诗中“山公在襄阳,日醉习池月”开篇便带入了一个闲适的意境,山公的存在不仅增添了自然的神秘感,更引发了人们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随着诗的深入,流水的描写“石淙何潺湲,流水喷玉屑”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韵律与美感,仿佛听到了那清脆的水声,令人心旷神怡。
此外,诗中提到的“五月寒人骨”则是对夏日寒意的感慨,反映了自然的变幻莫测,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诗的结尾部分“此中有真赏,欲语不可说”则体现了自然美的深邃,无法用言语表达,正是诗人情感的真实写照。
整首诗不仅融合了自然的美景与人际的温情,更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充满了对山水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重要意象:
诗词测试:
山公在何地?
“流水喷玉屑”中的“玉屑”比喻什么?
诗中的“五月寒人骨”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