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4:22
持此迂愚漫浪身,忍惭一出竟何营。
枕边客意兼寒意,门外溪声似雨声。
易办蓬蒿三亩宅,可无藜苋一杯羹。
青衫岂是官人样,白鸟私居说败盟。
我身在这个愚昧的境地,内心惭愧,却不知为了什么而奔波。
枕边的客人情意与寒意交织,门外的溪水声听起来像是细雨的声音。
我只需简单的蓬蒿做个三亩的宅子,却连一杯藜苋粥都没有。
我这青衫打扮并不是官人的模样,白鸟在私处闲居,暗示着失去的盟约。
作者介绍:李流谦,宋代诗人,以清淡、闲适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流谦晚年,反映作者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对简单、恬淡生活的向往。生于动荡的时代,作者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李流谦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开篇的“持此迂愚漫浪身”,直接表明了他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对世俗的反思。诗人对“忍惭”的自省,传达出一种对世俗名利的淡漠与抵触。
接下来的描写,结合“枕边客意”和“门外溪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溪声似雨声,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哀伤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思考。
“易办蓬蒿三亩宅,可无藜苋一杯羹”,这两句更是将诗人的生活状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他宁愿过着简朴的生活,也不愿意追逐名利,甚至连一杯藜苋粥都显得奢侈。这里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对清净生活的无奈与向往。
最后几句“青衫岂是官人样,白鸟私居说败盟”,通过青衫与白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白鸟象征着失去的自由与梦想,既有对现实的控诉,也呈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丰富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我内心的探索,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现状的反思,表达了对名利的厌倦与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充分体现了诗人李流谦的生活哲学和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述的“青衫”代表什么?
诗中提到的“藜苋一杯羹”象征着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流谦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进行比较,探讨两者在表达对隐逸生活向往方面的不同情感和表现手法。李流谦的诗更为直白,带有对世俗的悲观,而王维则通过山水意象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