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3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7:49
每到秋来,黯黯倍增愁境。
怯西风时惊骨冷。
梦回人远,正深闺曲径,
忆追欢不禁酒醒。
暮鼓晨钟,几许韶华犹剩。
问何堪香抛粉尽。
雕栏朱户,休教孤另,
怕消瘦相如多病。
每当秋天来临,内心的愁苦便加倍增多。
在西风的侵袭下,身体感到一阵寒冷。
梦中回到远方的人,正走在深闺的曲折小径上,
回忆起欢愉的时光,不禁酒醒。
暮鼓晨钟,留存下的青春时光又有多少?
问你何必忍受香粉的抛弃?
雕栏朱户,不要让孤独再来,
怕是你因病而消瘦的模样。
诗中提到的“暮鼓晨钟”是出自佛教寺庙的钟声,用来提醒人们珍惜时间,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杨澄,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风清丽婉约,常以自然为题材,情感真挚,富有哲思。
这首诗作于秋天,诗人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内心的孤寂与忧伤。
《风中柳 秋日寄外》是一首充满秋日情感的作品,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地抒发了内心的忧愁与孤独。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秋来”、“西风”、“梦回”等描写,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结合,形成一种沉静而悲凉的氛围。
开篇“每到秋来,黯黯倍增愁境”直接点出主题,秋天的到来使得内心的愁苦加重,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敏感与脆弱。接下来的“怯西风时惊骨冷”,不仅描绘了秋风的刺骨寒冷,也映射了内心的恐惧与不安。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回忆起往昔的欢愉,心中不免生出几分失落与惆怅。
后面几句“问何堪香抛粉尽”更是将个人的感情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青春消逝的无奈和悲伤。最后以“雕栏朱户,休教孤另”结束,呼应了前面的孤独感,诗人渴望打破这种孤独,却又无能为力。
整首诗语言清新,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清代诗人的独特风格。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日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与青春消逝的惋惜,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什么?
A. 温暖
B. 悲凉
C. 幸福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欢喜
B. 怒火
C. 无奈
“暮鼓晨钟”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A. 代表时间流逝
B. 代表欢乐
C. 代表孤独
与李白的《秋夕》相比,杨澄的《风中柳 秋日寄外》更为细腻,情感更加内敛,李白则多了豪迈与奔放。两者都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但风格各异,体现了不同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