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0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04:14
地绝天门耸,山盘涧户开。
石衔残月落,树拥晓云回。
振策穿飞瀑,看碑拭古苔。
崔嵬伤陟彼,谁与酌金罍。
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的壮丽景色:山峰直插云天,山间的溪流如门户般敞开。石头上斜挂着残月,树木环绕着清晨的云彩。骑马穿行在飞流直下的瀑布之中,观赏古碑,轻轻拭去上面的青苔。高耸的山峦让人感到伤感,谁能与我共同举杯畅饮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天门山”是中国著名的山岳,代表着壮丽与高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人生和友谊的感慨。
作者介绍: 曹士俊,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他的诗风多受自然影响,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中国文学的繁荣时期。诗人游历天门山,受到其壮美景色的启发,写下这首诗以抒发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以天门山为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开篇“地绝天门耸”一语,便将读者的视线带入了高耸入云的山岳之中,彰显出天门山的雄伟。而“山盘涧户开”则巧妙地描绘了山水相依的画面,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在描写过程中,诗人运用了“石衔残月落,树拥晓云回”的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和谐。残月与清晨的云彩交相辉映,构造出了一幅美丽的晨景图。
接下来的“振策穿飞瀑,看碑拭古苔”则将人带入了诗人骑马游览的场景中,丰富了诗的层次感。这里不仅有对自然的描绘,还有对历史的追溯。碑上的青苔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令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
最后一句“崔嵬伤陟彼,谁与酌金罍”则引入了对友人的思念,让整首诗充满了感伤的情绪。诗人在壮丽的自然中感受到孤独,期待能够与友人一起分享这一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现了诗人对壮丽景观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孤独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天门”指的是哪座山?
A. 衡山
B. 泰山
C. 天门山
D. 黄山
诗中的“残月”在何时出现?
A. 黄昏
B. 清晨
C. 正午
D. 夜晚
诗人期待与谁共饮?
A. 自己
B. 友人
C. 家人
D. 陌生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