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1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2:44
题青龙寺镜公房
作者: 马戴 (唐代)
一室意何有,闲门为我开。
炉香寒自灭,履雪饭初回。
窗迥孤山入,灯残片月来。
禅心方此地,不必访天台。
这间屋子的意义何在?闲暇的门为我打开。
炉上的香气已冷淡,踩着雪回到家中吃饭。
窗外遥望孤山入眼,残灯映照着微弱的月光。
禅心正是在这里,不必去天台寻求。
马戴,唐代诗人,以其诗风清新脱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题青龙寺镜公房》写于马戴在青龙寺时,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禅意的领悟。这首诗写于一个冬日的下午,诗人独处于寺庙中,感受着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宁静。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禅房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内心对于禅意的领悟与追求。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对“闲门”的描绘,表达了一个人独处的悠然自得,似乎在说生活不必复杂,简单的空间同样能带来深刻的思考。
接下来的两句“炉香寒自灭,履雪饭初回”,则通过感官的细节,描绘了一个清冷的冬日,炉香的熄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履雪”又带有一种清新与纯洁之感,暗示诗人对生活的简单满足。
而“窗迥孤山入,灯残片月来”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美。孤山的意象既有自然的宁静,也有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最后一句“禅心方此地,不必访天台”则点明了诗的主题,真正的禅心并不在于外在的名胜古迹,而在于对内心的探寻与领悟。
整首诗在意境的营造上非常成功,既有自然的美,又有内心的宁静,体现出诗人对禅意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修行,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不必追求外在的名胜,真正的修行在于心灵的觉悟。
诗中“闲门为我开”表达了什么样的心境?
“炉香寒自灭”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强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