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武陵王将军》

时间: 2025-05-04 10:34:22

诗句

河外今无事,将军有战名。

艰难长剑缺,功业少年成。

晓仗亲云陛,寒宵突禁营。

朱旗身外色,玉漏耳边声。

开閤谈宾至,调弓过雁惊。

为儒多不达,见学请长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4:22

原文展示:

送武陵王将军
马戴 〔唐代〕
河外今无事,将军有战名。
艰难长剑缺,功业少年成。
晓仗亲云陛,寒宵突禁营。
朱旗身外色,玉漏耳边声。
开閤谈宾至,调弓过雁惊。
为儒多不达,见学请长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武陵王将军的英勇与壮志。如今边境平静无事,而将军却享有卓越的战功。面对艰难的环境和缺乏长剑的困境,他的功业在年轻时就已显现。清晨,他亲自捧着兵器,夜里则突袭敌营。红色的旗帜在他身后飘扬,耳边传来清脆的漏水声。开门迎客畅谈时,弓箭调试的声音惊飞了天上的鸿雁。作为士人,他感到自己多有不如,渴望向有学问的人请教。

注释:

  • 河外:指边境地区,通常指的是与敌对势力接壤的地方。
  • 将军:军队的高级指挥官,通常负责指挥作战。
  • 艰难:形容环境或情况的困苦。
  • 长剑:象征武器,通常代表将军的实力和威望。
  • 晓仗:清晨出征,表明将军的勇敢和果断。
  • 寒宵:寒冷的夜晚,暗示出征的艰苦。
  • 朱旗:红色的军旗,象征着将军的军队和荣誉。
  • 玉漏:古代计时的器具,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紧迫感。
  • 调弓:准备射箭,象征将军随时准备作战。
  • 长缨:长缨是指一种长绳,古代士人用来象征自己的抱负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戴是唐代的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风多以豪放、壮丽著称,常常描绘英雄气概和战争场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士人的豪情。

创作背景
《送武陵王将军》是在表达对武陵王将军出征的送别之情。这首诗在背景上可能与当时的战争局势有关,反映出对将军勇气与才能的赞美,也有对士人志向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将军的形象展示了唐代士人的气概与豪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中将将军的勇猛与士人的理想相结合,反映出对武功与文才的双重追求。开篇“河外今无事”便交代了大环境的平静与将军的显赫,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将军的独特地位与成就。接下来的“艰难长剑缺,功业少年成”则展现了将军经历的艰苦与取得的成功,强调了年轻人的奋斗精神。尤其是“晓仗亲云陛,寒宵突禁营”,生动描绘出将军的英勇与果决,让人感受到战斗的紧张与刺激。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也极具表现力,朱旗、玉漏、调弓等意象交织出一种战场的气氛,既有雄壮的场面,又有细腻的情感,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此外,最后两句关于儒者的不达与求学的渴望,点出士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给整首诗增添了深度。通过对将军的送别,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其的敬仰,也引发读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河外今无事:描述边境目前的平静状态。
  2. 将军有战名:将军因战功显赫而名声在外。
  3. 艰难长剑缺:面临艰难的环境,缺乏必要的武器。
  4. 功业少年成:年轻时便已取得卓越的功业。
  5. 晓仗亲云陛:清晨出征,表现将军的亲自指挥。
  6. 寒宵突禁营:寒冷的夜晚,悄然突袭敌营。
  7. 朱旗身外色:红色的军旗在他身后飘扬。
  8. 玉漏耳边声:耳边传来的滴水声,象征时间的流逝。
  9. 开閤谈宾至:迎客畅谈,表现交际的热情。
  10. 调弓过雁惊:为准备射箭而惊动了天上的大雁。
  11. 为儒多不达:感叹作为士人难以实现理想。
  12. 见学请长缨:渴望向有学识的人学习,追求理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艰难长剑缺,功业少年成”,形成了音韵上的和谐美。
  • 比喻:将“长剑”与“功业”联系,象征力量与成就。
  • 排比:多处意象的并列,增强了气氛的紧迫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武陵王将军的描绘,展现了唐代士人的豪情与追求,表现了对勇武与文才的双重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士人面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将军:象征军事才能与豪情。
  • 朱旗:象征荣誉与军队的气势。
  • 玉漏: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紧迫感。
  • 调弓:象征随时准备作战的决心与勇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河外”指的是哪里?

    • A. 中国的内陆
    • B. 边境地区
    • C. 海洋
  2. “艰难长剑缺”中的“长剑”象征什么?

    • A. 将军的武器
    • B. 诗人的情感
    • C. 朋友的支持
  3. 诗中提到的“玉漏”是用来做什么的?

    • A. 计时
    • B. 装饰
    • C. 战斗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王昌龄
  • 《将进酒》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王昌龄的《出塞》与马戴的《送武陵王将军》,两者都描绘了边疆将军的英勇,但王昌龄的笔调更显忧伤,强调战争的凶险与士人面对的无奈,而马戴则更突出将军的壮志与豪情,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气势。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与历史环境研究》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送武陵王将军》这首诗!如果有更多问题,欢迎继续探讨。

相关查询

金缕曲·壬午除夕,七九自省 金缕曲·语石用实甫韵见赠一词,次韵答之 金缕曲 再和惜春原韵 金缕曲 走视紫萸墓作 金缕曲 其二 再和石甫咏阿七 金缕曲 凤公赠词,原韵寄答 金缕曲 徐懒云先生取柳屯田词意,绘今宵酒醒图,为拈此曲 金缕曲三首 其二 金缕曲 梅妃 十六叠前韵 金缕曲 砠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摆平 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片甲不留 先圣王 酉字旁的字 包含琦的词语有哪些 著乎竹帛 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怀冤抱屈 合兵 血字旁的字 包含茗的词语有哪些 环游 霞思天想 表壮不如里壮 提土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草字头的字 此呼彼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