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跋尤延之山水两轴二首》

时间: 2025-07-12 16:52:08

诗句

水漱琼沙冰已凘,野凫半起半犹迟。

千竿修竹一江碧,只欠梅花三两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6:52:08

原文展示:

水漱琼沙冰已凘,
野凫半起半犹迟。
千竿修竹一江碧,
只欠梅花三两枝。

白话文翻译:

水流轻轻冲刷着洁白的沙石,冰雪已经融化;
野鸭子刚刚起飞,却又迟疑着不愿离去。
千竿修竹映衬着一江碧水,
只缺少三两枝梅花的点缀。

注释:

  • :冲刷、洗涤。
  • 琼沙:洁白的沙石。
  • :此处指冰雪融化的状态。
  • 野凫:野鸭。
  • 半起半犹迟:形容野鸭起飞的犹豫状态。
  • 千竿修竹:形容竹子高大挺拔,数量众多。
  • 江碧:江水呈现出碧绿色。
  • 梅花:象征着高洁的情操,诗中表示缺少的美景。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梅花”常用以象征坚韧和高洁的品德,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情感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叙事生动著称,尤以山水田园诗见长。杨万里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情世故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杨万里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心境愈加向往自然之际。诗中描绘的山水场景,寄托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水漱琼沙冰已凘》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与诗人情感的交融。全诗以水为起点,描绘了江河与周围景物的和谐。首句“水漱琼沙冰已凘”中,水流轻轻冲刷的画面给人一种清新洁净的感觉,营造出一种清晨的宁静与舒适。接着通过“野凫半起半犹迟”,描绘了野鸭子起飞的犹豫,象征着对自由的向往与内心的矛盾,增加了诗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最后两句“千竿修竹一江碧,只欠梅花三两枝”,则在描写竹林与江水的同时,表达了诗人内心对美的渴望。整体而言,诗中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杨万里对自然的深切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漱琼沙冰已凘:描绘水流轻柔地冲刷着洁白的沙石,暗示自然的洗礼与清新。
  2. 野凫半起半犹迟:表现野鸭在自然中的悠然自得,既要起飞又有一丝犹豫,生动展现了生命的瞬间。
  3. 千竿修竹一江碧:形象地表现出竹子的挺拔与江水的碧绿,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视觉上的美感。
  4. 只欠梅花三两枝:表达了诗人在如此美丽的景色中,期待梅花的点缀,象征着对完美事物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流比作洗涤,展现出自然的柔美。
  • 拟人:野鸭的犹豫形象化为情感,增强诗意。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与灵动。
  • :代表自然的纯净。
  • :象征坚韧与清雅。
  • :象征高洁的品德与美好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水漱琼沙”中的“漱”字意为: A. 洗涤
    B. 冲撞
    C. 流动
    D. 暴动

  2. “千竿修竹”指的是: A. 一棵竹子
    B. 许多竹子
    C. 竹子与水
    D. 竹子的生长

  3.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自然的和谐美
    B. 人生的激情
    C. 诗歌的创作
    D. 友谊的珍贵

答案:1.A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更侧重于静谧的氛围。
  • 孟浩然《过故人庄》: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与乡村生活的向往,情感更为浓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文全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冰柱 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 修养 偶书 缺题 七老会诗(杲年八十九) 蝶恋花 宝界山怀王仲山先生 消夏词 处子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寻拙志 色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烈火干柴 悲喜交切 作文 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戏结尾的成语 邑字旁的字 如花似锦 崿峙 聚敛无厌 亘古未闻 日字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脐脂自照 鳌里夺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