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0:21
新元二首 其一
朝三暮四昔尚童,
踰七望八今成翁。
见佛未肯右肩袒,
对客尝称左耳聋。
叩额有疏拜墀下,
断腕无麻纳禁中。
自怜老病菁华竭,
不及花枝岁岁红。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衰老和病痛的感慨。早年时,朝三暮四的生活态度让人觉得自己像个孩童,而如今已经年过七十,成为了老翁。见到佛祖时却不肯右肩袒露,对客人时常自称左耳聋。叩额拜佛时显得有些疏懒,断腕的痛苦却没有麻药来缓解。在感叹自己年老体衰,身体的光华已然耗尽时,发现自己不及花树的枝头年年常艳红。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听雨,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尤其是律诗。他的作品风格自成一派,常以清新、俊逸见称,富有哲理性。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反映了他对衰老与病痛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在那个战乱频繁的时代,诗人面临的不仅是个人的老去,还有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新元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了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自我对比与感叹,表达了对衰老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开头两句“朝三暮四昔尚童,踰七望八今成翁”以明快的对比手法,展示了诗人从童年到老年的时光流逝,令人感叹时光易逝。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认知也发生了变化,曾经的活泼轻狂,如今却是苍老无力。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以“见佛未肯右肩袒”来反映他对佛教的态度,似乎在表达对世俗事物的漠然。而“对客尝称左耳聋”则通过自谦的方式,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外界的无奈。叩额拜佛的疏懒与身体的痛苦形成对照,展现了他对身体衰弱的无奈与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最后两句“自怜老病菁华竭,不及花枝岁岁红”更是将诗人的心境渗透出来,感叹自己已不再年轻,生命的色彩与活力逐渐消逝,不如花枝常年绽放的美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无情,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衰老与生命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在面对时间流逝时的无奈与哲思,体现出对生命美好与无常的深刻理解。
诗人刘克庄生活的朝代是?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见佛未肯右肩袒”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佛教的全心信仰
B. 对世俗的漠然
C. 对人生的无奈
D. 对他人的尊敬
诗中提到的“朝三暮四”是什么含义?
A. 生活变化无常
B. 年龄增长
C. 对信仰的追求
D. 身体的衰弱
这份内容涵盖了《新元二首 其一》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与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