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1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16:17
却怪年来懒更长,
见人无力下绳床。
自知无德将谁傲,
一任诸方唤我狂。
活竹编篱生晚翠,
新茅缚枕带秋香。
鸟声啼入碧烟去,
古寺遥钟散夕阳。
这几年来,我懒得越来越久,
见到人时无力从床上爬起。
自知道自己没有德行,谁还会仰望我呢?
任凭各方称我为狂人。
用活竹子编成的篱笆长出了晚秋的翠绿,
新割的茅草做的枕头散发着秋天的香气。
鸟儿的叫声飞入碧蓝的烟雾中,
远处古老寺庙的钟声散落在夕阳下。
作者介绍:道衡,明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多表现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常与山水、田园结合,展现一种归隐的理想。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道衡隐居生活中,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疏离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沉思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山居杂诗 其一》展现了道衡对隐居生活的深刻感悟与体会。诗的开头,诗人以“却怪年来懒更长”自嘲,表明自己在隐居生活中愈加懒惰,似乎对世俗的事务越来越无力应对。这一语句不仅表达了他内心的懈怠,也反映出对人际关系的淡漠。接着的“自知无德将谁傲”,更是透露出他的自知之明,意识到自己没有值得自豪的德行,因而对外界的评价不以为然,任凭他人称呼他为“狂”。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那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活竹编篱生晚翠,新茅缚枕带秋香”,活竹和新茅的描绘,展现了他所处环境的自然美,生动而富有诗意,仿佛让人感受到那份清新与静谧。最后两句“鸟声啼入碧烟去,古寺遥钟散夕阳”,则通过鸟鸣和钟声的意象,渲染了一个宁静的黄昏,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似乎让人忘却了世间的烦恼,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中。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享受,也反映了道衡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与自省,充满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隐居生活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态度是:
A. 渴望
B. 疏离
C. 迷恋
诗中“自知无德将谁傲”表示诗人的:
A. 自信
B. 自卑
C. 冷漠
诗中鸟声的意象主要表达了:
A. 自然的喧闹
B. 人生的孤独
C. 生命的自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利用以上内容,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山居杂诗 其一》的意境与诗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