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6:3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6:39:08
茅庵将已就,取径透柴门。
渐剔污泥净,平添怪石蹲。
雪埋留虎迹,雨过长苔痕。
让竹微成曲,还惊古道存。
茅草屋已经建成了,我从小路穿过柴门而入。
渐渐清理掉污泥,平添了一些怪石蹲在一旁。
雪埋藏了老虎的足迹,雨后留下了长长的苔藓痕迹。
让竹子微微地弯曲,仍然感到古老的道路依然存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提到的“虎迹”和“古道”在古诗词中常常象征一种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反映隐士对自然的向往。
作者介绍:
道衡,明代诗人,生活在对自然与人文有深刻理解的时代。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水、隐居生活,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幽环境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道衡隐居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宁静环境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明代是一个相对繁荣的时代,诗人们在物质富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凿径》是一首描绘隐士生活与自然景色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诗的开头以“茅庵将已就”引入,描绘出一个隐居生活的场景,给人一种清幽宁静的感觉。接下来的“取径透柴门”,则表现了诗人对隐居小路的探索,展现出一种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美。
“渐剔污泥净,平添怪石蹲”则是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表现出诗人不仅在追求宁静,还在努力营造一个清新自然的环境。接着提到的“雪埋留虎迹,雨过长苔痕”,则通过描绘自然现象,增添了诗的层次感,表现出岁月的流逝与自然的轮回,仿佛在诉说着隐士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深情。
最后两句“让竹微成曲,还惊古道存”更是体现了诗人对古道的怀念与对自然的尊重。竹子的弯曲象征着柔韧与适应,而“古道存”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延续和传统的力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道衡作为一个明代诗人深邃的思想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及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茅庵”指的是什么?
诗中“雪埋留虎迹”中的“虎迹”象征着什么?
“让竹微成曲”中竹子的形态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