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秋来益觉顽健时一出游意中甚适杂赋五字十首 其八》

时间: 2025-07-12 15:23:31

诗句

寓世年虽往,安心疾已平。

每思丹灶冷,宜觉世缘轻。

布被鸡催晓,蓬窗鹊噪晴。

呼儿净洗砚,书帖寄青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5:23:31

原文展示:

秋来益觉顽健时一出游意中甚适杂赋五字十首 其八
作者: 陆游

寓世年虽往,安心疾已平。
每思丹灶冷,宜觉世缘轻。
布被鸡催晓,蓬窗鹊噪晴。
呼儿净洗砚,书帖寄青城。

白话文翻译:

尽管岁月已逝,我的心却已安定,身体也恢复健康。
每当想到炉灶冷清,才意识到世俗的牵挂已不再沉重。
被子仍盖着,鸡鸣催促着天明,窗外的喜鹊在阳光下欢叫。
我呼唤儿子来清洗我的砚台,准备书信寄往青城。

注释:

  • 寓世:寄托世事、人生。
  • 丹灶:指灶火,象征生活的温暖。
  • 布被:指铺开的被子,表示早晨醒来。
  • 蓬窗:指窗户,形容窗外的景象。
  • 鹊噪:喜鹊在鸣叫,寓意吉祥。
  • 青城:可能指青城山,象征隐逸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体现了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秋天,反映了诗人在安静生活中的思考与感悟。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保持着乐观、从容的态度,享受生活的小乐趣。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陆游的深厚功底和独特的人生态度。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尽管人生有诸多变迁,诗人依然能够从中找到宁静与快乐。前两句通过对岁月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与接受,强调了内心的安宁和健康的重要性。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的乐观,尤其是“鸡催晓”和“鹊噪晴”这两句,生动描绘了清晨的景象,仿佛让读者感受到一幅生动的田园图景。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传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与洒脱,表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陆游用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与惬意,使人不禁反思自己对生活的态度,追求内心的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寓世年虽往:尽管岁月已流逝,诗人依然感受到生活的意义。
  2. 安心疾已平:内心安宁,身体健康。
  3. 每思丹灶冷:反思生活的细节,发现温暖的缺失。
  4. 宜觉世缘轻:体会到世俗牵挂的轻松。
  5. 布被鸡催晓:早晨醒来,被子还盖着,显示出安逸的生活状态。
  6. 蓬窗鹊噪晴:窗外的喜鹊鸣叫,预示着晴朗的天气,象征着美好的生活。
  7. 呼儿净洗砚:呼唤儿子来洗砚,表现出日常生活中的温情。
  8. 书帖寄青城:准备书信寄往青城,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与寄托。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如“鸡催晓”与“鹊噪晴”,形成和谐的音韵效果。
  • 意象:运用“鸡”、“鹊”等自然意象,营造了清晨的宁静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安宁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淡泊,表现了诗人成熟的心态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对家庭温暖和自然生活的珍视。

意象分析:

  • :代表清晨,象征新生和希望。
  • :象征吉祥,预示着美好的未来。
  • 砚台:代表学问与文化,体现了诗人的书卷气和对知识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陆游的“丹灶”指的是什么? A. 炉灶
    B. 书桌
    C. 花园

  2. 诗中提到的“青城”可能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青城山
    B. 青岛
    C. 北京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世俗烦恼
    B. 生活安宁
    C. 爱国情怀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的《春望》
  2.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陆游与杜甫:两位诗人都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但陆游更多表现出对个人生活的珍视,而杜甫则强调社会现实的艰苦。
  • 陆游与王维:王维的诗多表现自然之美,引人入胜,陆游则在自然中融入了对生活的感悟,展现出更为复杂的情感。

参考资料:

  1. 《陆游诗集》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采莲 思蜀 书喜 寓叹四首 其一 湖山 秋花叹 太息 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 道院偶述 立秋前一夕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鼎字旁的字 划拉 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尢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养儿防老 二字旁的字 横遏 民力凋敝 三尸乱爆,七窍生烟 乐乐不殆 痴汉 遗虐 綦溪利跂 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卜字旁的字 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捷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