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8:2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8:25:04
陆游的《拟古》原文如下:
坐卧北窗下,百事废不治。
脱粟与大布,衣食裁自支。
温饱岂不欲,违道予心悲。
地下见先人,所冀尚有辞。
我坐卧在北窗下,所有事情都不去理会。
脱下衣服,和大布换粮食,衣食都靠自己来解决。
温饱难道不想要吗?然而违背了道义使我心中悲哀。
在地下见到先人,我所希望的仍有遗言。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以其豪壮的诗风和深厚的爱国情怀著称。他一生历经战乱,对国家的前途充满忧虑,诗中常流露出对家国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无奈。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是国家多灾多难,诗人内心充满对国家和家庭的思考与忧虑。通过描写个人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对社会责任的失落感与对理想的追求。
《拟古》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反映了陆游的生活境遇和内心挣扎。全诗从坐卧北窗的闲适状态切入,表现出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令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悲哀。前两句描绘了他与世隔绝的状态,表达出个人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放弃。
“脱粟与大布,衣食裁自支”则揭示了他在物质生活上的无奈,既是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也是对当时社会贫困生活的反映。接下来的“温饱岂不欲,违道予心悲”更是直白地表达了他对温饱的渴求与对道德的坚守之间的矛盾,显露出他内心的挣扎。
最后两句“地下见先人,所冀尚有辞”通过与先人的对话,展现了他对传统的尊重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人希望能在下辈子或阴间与先人有所交代,表达出他对责任与道义的坚守。
整体来看,陆游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丰富的情感,表现出对自身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社会责任的深切关怀,体现了他的悲悯情怀和忧国忧民的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反映了陆游对温饱的渴求与对道义的坚守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他对国家和家庭的忧虑,以及对理想与责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拟古》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北窗”象征什么?
诗中“温饱岂不欲,违道予心悲”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拟古》与杜甫的《春望》都有对国家和家庭的忧虑,但陆游更加注重个人的内心挣扎与道德的遵守,而杜甫则更多描绘了战乱带来的社会苦难。两者虽然主题相近,但表达的侧重点不同,反映了各自的生活背景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