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1:1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1:10:25
三才中立囿形均,昧者拘拘利乃身。
不道有身皆有血,岂应知我不知人。
其间一物容亏性,是即四肢顽不仁。
洞洞八荒皆我闼,豁然窥见等天真。
这首诗表达了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统一,强调了个体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对生命的深刻理解。诗中提到三才(天、地、人)是相互依存的,迷失在自我利益中的人常常只顾自己的身体而忽视了生命的本质。人们不明白每一个有形的存在都蕴含着生命的血脉,难道我们不应该了解彼此的存在吗?其中,有些生物失去了自然的本性,成为无情的物体。诗人洞察到八方天地都是他的家园,最终看到了人与自然的真谛。
徐元杰,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哲理与自然的追求。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自然哲学和人文精神的探索时期,社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逐渐深入,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人类自身存在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的敬畏。
徐元杰的《咏以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刻印章诗》以深邃的哲思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中通过对三才的提及,强调了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的自私与无知。诗的开头“昧者拘拘利乃身”直接批判了那些只顾自身而无视他人与自然的存在,体现了诗人对人类局限性的深刻洞察。
接下来的几句则进一步探讨了生命的本质,诗人提醒人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存在,还要意识到与他人和万物的相互联系。通过“其间一物容亏性”,诗人指出,失去本性的物体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冷漠,而“洞洞八荒皆我闼”则表现了诗人对天地的归属感和对生命真谛的领悟。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充满了哲学思考与自然观照,让人深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激发了对生命的敬畏与珍惜。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强调了人们在追求自我利益时应当反思自身与他人及自然的关系,倡导对生命的尊重与理解。
诗中的“三才”指的是哪三个方面?
诗中提到的“昧者”是指什么样的人?
诗中“豁然窥见等天真”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