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3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30:16
已觉遍韶容,最后有花王,芳信来报。魏妃天与色,拥姚黄去赏十洲仙岛。东君到此,缘费尽天机亦老。为娇多,只恐能言笑。惹风流烦忙。莫道两都迥出,倩多才吟看谁好。为我惨有如花面,说良辰欲过。须勤向雕栏秉烛,更休管夕阳芳草。算来年花共人何处,金尊为花倒。
我已经感受到花儿的美丽,最后的花中之王牡丹也绽放了,芬芳的消息传来。魏国的妃子与天生的颜色一样,拥着姚黄去欣赏那些仙岛。春天的使者来了,结果费尽心机的他已经老去。为了娇美的花,我只怕她能言笑。引起了风流的烦恼。不要说两座城市各有各的美丽,才子佳人吟唱,究竟谁更好呢?我为她的美丽而感到悲伤,时光良辰即将流逝。应该勤奋地在雕栏上点亮烛火,更不要去管夕阳下的芳草。算起来,明年花与人又在何处相见,金杯为花而倾倒。
作者介绍:黄裳,宋代词人,擅长写花鸟诗词,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常富有生活气息。他的作品多描绘花卉、人物,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春季,恰逢牡丹盛开,正是欣赏花卉的良辰美景,诗人通过描写牡丹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流逝时光的惋惜。
《宴琼林(牡丹)》是一首充满了春日气息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的诗。诗中通过描绘牡丹花的盛开,表达了对于美丽和青春的珍视。开篇提到“已觉遍韶容,最后有花王”,即表明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特别是花王牡丹的绽放,给人带来了无尽的欣喜。接着提到魏妃与姚黄,既是对美丽形象的赞美,又暗含了对古代佳人的怀念。诗中东君的到来,象征着春天的使者,尽管他费尽心机,却已渐渐老去,透露出对青春易逝的无奈。
整首诗在表达对牡丹的赞美之余,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尤其是结尾部分,提到“算来年花共人何处”,让人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无情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人通过对花的描写,寄托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欢愉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同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美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花王”是指哪个花?
“东君”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在诗中对什么表示惋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