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满江红九首 其七》

时间: 2025-05-20 03:49:53

诗句

些子双鸳,刚堕地、猩红初染。

偏略透,人前消息。

牡丹芽浅。

半黍细沾檀点烟,一丝轻熨莎痕软。

但凤头、依约画裙边,时遮掩。

看小立,闲庭院,才半吐,情何限。

似端相鹦舌,被伊偷剪。

点曲错疑红豆落,蹴毬但见真珠颤。

便将他、春笋比纤纤,谁还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3:49:53

原文展示:

满江红九首 其七
李慈铭 〔清代〕
些子双鸳,刚堕地猩红初染。偏略透,人前消息。
牡丹芽浅。半黍细沾檀点烟,一丝轻熨莎痕软。
但凤头依约画裙边,时遮掩。看小立,闲庭院,
才半吐,情何限。似端相鹦舌,被伊偷剪。
点曲错疑红豆落,蹴毬但见真珠颤。
便将他春笋比纤纤,谁还欠。

白话文翻译:

这对鸳鸯刚刚落地,鲜红的颜色刚刚染上。它们有些透亮,像人前传递的消息。
牡丹的芽儿刚刚冒出头,细细的草沾着檀香的烟雾,轻轻熨烫的莎草痕迹是那么柔软。
那凤头依稀描绘着裙边,时而遮掩。看着它们小小地立在闲庭院中,才刚刚吐出半个花苞,情感却何其无尽。
像是细腻的鹦鹉舌,被它偷剪下来。
点曲错落让人疑惑红豆的落下,踢毬时只见真珠在颤动。
便将它们与春笋相比,是那样纤细,谁还会有所欠缺。

注释:

  • 双鸳:指一对鸳鸯,象征爱情与和谐。
  • 猩红:鲜红色,常用来形容花朵或爱情的炽热。
  • 牡丹芽:牡丹花的嫩芽,象征春天的来临和生机。
  • 半黍细沾檀点烟:形容细草上沾着如同檀香般的烟雾。
  • 莎痕:莎草的痕迹,体现轻柔和细腻的感觉。
  • 凤头:指鸳鸯的头部,形状如凤,暗喻美好事物。
  • 鹦舌:比喻细腻的舌头,形象生动。
  • 春笋:象征春天的生长与活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慈铭(生卒年不详)是清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他的诗词多表现出细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尤其善于运用意象传达情感。

创作背景:

《满江红九首》是李慈铭在某一特定时期创作的一组词作,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及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情感的细腻表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爱情的美好。开篇以“些子双鸳”引入,立刻让人感受到一对鸳鸯的温馨意象,象征着爱情的和谐美满。接着,通过“猩红初染”的描写,展现春天的热烈与生机,给人一种鲜活的感觉。

诗中运用“牡丹芽浅”暗示着生命的萌动,细腻的草沾着檀香的烟雾,仿佛在描绘春天的气息。通过“闲庭院”,展现了一个宁静而优雅的环境,增强了诗的意境。随着情感的发展,诗人描绘了鸳鸯之间的互动,流露出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后半部分“点曲错疑红豆落,蹴毬但见真珠颤”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生活的细腻与瞬息万变,似乎在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美好。而最后一句“便将他春笋比纤纤,谁还欠”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与期待。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情感真挚而深刻,给人以深思的余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些子双鸳,刚堕地猩红初染:描写鸳鸯刚刚降落,颜色鲜艳,暗示着爱情的热烈。
  • 偏略透,人前消息:鸳鸯透着光亮,像是传递着美好的消息。
  • 牡丹芽浅:牡丹的嫩芽刚刚冒出,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半黍细沾檀点烟:草上沾着如檀香般细腻的烟雾,增强了诗的意境。
  • 但凤头依约画裙边,时遮掩:细致描写鸳鸯的美丽与娇羞。
  • 看小立,闲庭院,才半吐,情何限:描绘了鸳鸯在庭院中小巧的身影,情感的无尽与深远。
  • 似端相鹦舌,被伊偷剪:比喻爱情的脆弱与易逝。
  • 点曲错疑红豆落,蹴毬但见真珠颤:生动描绘了生活中的细腻瞬间,增强了诗的动感。
  • 便将他春笋比纤纤,谁还欠:通过春笋比喻生活的纤细与美好,表达对幸福的满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将他春笋比纤纤”,形象生动。
  • 拟人:如“被伊偷剪”,赋予生命。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和意象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传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爱情的向往,强调了珍惜生活中每一份美好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鸳鸯:象征爱情与和谐。
  • 牡丹:象征富贵与美丽。
  • 春笋:象征生命的脆弱与娇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些子双鸳”指的是什么?

    • A. 一对蝴蝶
    • B. 一对鸳鸯
    • C. 一对金鱼
    • D. 一对麻雀
  2. “半黍细沾檀点烟”中的“半黍”指的是?

    • A. 半根竹子
    • B. 半片叶子
    • C. 细草
    • D. 半颗果实
  3. 诗中提到的“春笋”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春天的生机
    • C. 生命的脆弱
    • D. 快乐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扇》—孔尚任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李慈铭的诗更加细腻,注重情感的表达与自然的描写,而李白则更显豪放与奔放,体现了不同的风格与艺术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学习手册》
  • 《李慈铭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秦楼 香奁体 荔枝香近 已酉秋留鹤江有感 玲珑四犯 满路花/促拍满路花 隔浦莲近拍·铅霜初褪凤葆 少年游·翠罗裙解缕金丝 伤情怨 恋绣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吃官司 康熙字典五行属土的字大全_属土汉字解析 风的繁体字怎么写?风的繁体字书写教程 不足为虑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悦目赏心 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耳旁的字有哪些?带包耳的汉字大全 翼翼小心 扬长而去 致结尾的成语 蜀子 兀字旁的字 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提手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乙字旁的字 夏李 页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