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子瞻有美堂夜归》

时间: 2025-04-27 13:22:07

诗句

饮阑钟虞欲移轩,香雾犹残金博山。

明月飞来松岭外,游人散落马蹄间。

城严画鼓初传角,路暗山花自落鬟。

清境暂时都不见,夜深人尽始来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22:07

原文展示:

饮阑钟虞欲移轩,香雾犹残金博山。
明月飞来松岭外,游人散落马蹄间。
城严画鼓初传角,路暗山花自落鬟。
清境暂时都不见,夜深人尽始来还。

白话文翻译:

在酒阑旁,钟声响起,似乎要把我的思绪带走,
香雾仍然萦绕在金博山上。
明月从松岭外飞来,游人正散落在马蹄间。
城中鼓声刚刚开始传来号角,
路上昏暗,山花自顾自地落下。
清幽的境界暂时都看不见,
夜深人尽,只有我慢慢归来。

注释:

  • 饮阑:饮酒的栏杆,指酒席。
  • 钟虞:钟声和虞(古代的一种乐器)声,此处形容环境中的音乐声。
  • 香雾:指香气的雾气,形容环境的氛围。
  • 金博山: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山名,象征美丽的景色。
  • 游人散落:形容游人散布在四周,马蹄声声的情景。
  • 城严:指城市的安静和肃穆,画鼓声初起,似乎预示着夜晚活动的开始。
  • 山花自落鬟:山花自然飘落,形容恬淡的景象。
  • 清境:指清幽的境界。
  • 夜深人尽:夜深的时候,大家都已返回,只有诗人独自归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时期著名诗人和政治家,是苏洵的次子,苏轼的弟弟。苏辙在文学上继承了父亲的风范,风格清新,情感真挚,擅长诗文,尤其以词和诗闻名。

创作背景:

《次韵子瞻有美堂夜归》是苏辙在一次夜归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以及归来的孤独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夜归时分的美丽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开头两句以“饮阑钟虞欲移轩”引入,描绘了诗人在酒席上听钟声的情景,钟声传达出一种急迫的情绪,仿佛在催促着他离开。接着,诗人以“香雾犹残金博山”展现了夜晚的美丽景色,金博山的香雾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

“明月飞来松岭外,游人散落马蹄间”则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动感的场景,月光洒在松岭外,游人们散落在马蹄间,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对比前面的静谧氛围,后两句“城严画鼓初传角,路暗山花自落鬟”则描绘了城市的喧嚣和路途的寂静,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复杂情感。

最后两句“清境暂时都不见,夜深人尽始来还”则深化了诗的主题,清幽的境界在夜深人静时已然消失,诗人独自归来,既有对美好景色的留恋,也有对孤独的感叹,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思索与情感的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饮阑钟虞欲移轩:在酒席旁,钟声响起,似乎要引导我离去,表现出一种对离别的感慨。
  2. 香雾犹残金博山:香气的雾气依然残留在美丽的山上,传达出一种美好景色的留恋。
  3. 明月飞来松岭外:明亮的月光从松岭外洒落,营造出宁静的夜景。
  4. 游人散落马蹄间:游人们散布在马蹄声中,描绘出场景的活力与变化。
  5. 城严画鼓初传角:城市的安静中传来鼓声,暗示着夜晚活动的开始。
  6. 路暗山花自落鬟:在昏暗的路上,山花自然飘落,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7. 清境暂时都不见:清幽的境界暂时消失,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8. 夜深人尽始来还:夜深人静,只有我独自归来,反映出诗人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钟声比作催促,暗示时间的流逝。
  • 拟人:山花自落,赋予自然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上下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归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孤独感的反思,展现了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体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饮阑:饮酒的场景,象征欢愉与离别。
  2. 金博山:象征美丽与宁静。
  3. 明月:象征希望与思念。
  4. 游人:象征生活的繁忙与变化。
  5. 清境:象征理想与宁静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饮阑”指的是什么?

    • A. 酒席旁
    • B. 高山
    • C. 明月
    • D. 夜色
  2. “游人散落马蹄间”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城市的喧嚣
    • B. 自然的宁静
    • C. 游人聚集
    • D. 夜深人静
  3. 诗中提到的“城严画鼓”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夜晚的孤独
    • B. 城市的喧闹
    • C. 生活的忙碌
    •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对比苏辙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但李白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苏辙则更强调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与内心的孤独。两首诗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表达却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解析》
  • 《苏辙及其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望江南(三) 望江南(柳) 祝英台/祝英台近 句 其十 咏玉蕊花 无弦琴 题招隐寺 送安公归顶山瑞石菴 暮春游小园 绝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乛字旁的字 染须种齿 明火执杖 龜字旁的字 山行海宿 嗣绍 治丝益棼 刻符 同字框的字 厂字头的字 语系 逶逶 包含泮的词语有哪些 貝字旁的字 小题大作 惊心褫魄 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