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杂咏一百首·陶隐居》

时间: 2025-05-12 06:00:35

诗句

方差能腊腹,学误至渐襟。

幸有经文在,休于注脚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6:00:35

杂咏一百首·陶隐居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原文展示:

方差能腊腹,学误至渐襟。幸有经文在,休于注脚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追求学问时的艰辛与对理想的渴望。即使在学习过程中遭遇误解,也幸好有经典的教诲可以依靠,提醒自己要专心致志,以避免在注解中迷失方向。

注释:

  • 方差: 指方言的差异,形容不同的学说或见解。
  • 腊腹: 腊是指腊肉,腊腹可理解为腹中的负担,或多指贪吃、好享受。
  • 渐襟: 渐渐出现的心境,指内心的思绪和情感。
  • 休于注脚寻: 停止在注解中寻找答案,强调要直接理解经典的核心思想。

典故解析:

  • 经文: 指古代经典文献,如《论语》、《道德经》等,代表了传承的智慧和思想。
  • 陶隐居: 指陶渊明,隐居生活的理想化象征,强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刘克庄,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探讨人生哲理、自然与人文的关系。
  •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思想碰撞的时期,诗人通过对陶渊明的向往,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练,内容上蕴含了丰富的哲理。诗人通过对比学习与生活的苦恼,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开头的“方差能腊腹”揭示了当今学术界的纷繁复杂,而紧接着的“学误至渐襟”则展示了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误解。诗人在此种矛盾中,寻求一种内心的平静,最终在“幸有经文在”中找到解脱之道,突显了经典智慧的重要性。整首诗既有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又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形成了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方差能腊腹”:通过不同的理论或思想,导致内心的负担加重。
    2. “学误至渐襟”:学习过程中难免受到误导,情绪逐渐复杂。
    3. “幸有经文在”:虽然面临困惑,但依然有经典可依靠。
    4. “休于注脚寻”:应当停止在细节上徘徊,专注于经文的核心。
  • 修辞手法:

    1. 对比: 将学习的困境与经典的智慧形成对照,增强了诗歌的冲突感。
    2. 隐喻: “腊腹”隐含了对物质享受的批判,指向一种清净的理想生活。
  •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学习与领悟之间的关系,强调对经典的重视与内心的执着,传达出一种追求真理与理想生活的坚定态度。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1. 方差: 象征着纷繁复杂的学术思想。
    2. 经文: 代表着智慧与真理的源泉。
    3. 注脚: 体现了对细节的过度关注,象征着迷失在繁琐之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经文”指的是什么? a) 现代科学
    b) 古代经典文献
    c) 小说
  2. “腊腹”在这里象征着什么? a) 物质享受的负担
    b) 身体的健康
    c) 内心的平静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学习的快乐
    b)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c) 物质生活的追求

答案:

  1. b) 古代经典文献
  2. a) 物质享受的负担
  3. b)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陶渊明的作品中都强调了隐居生活的理想,但刘克庄更关注于内心的挣扎与求索,而陶渊明则更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归属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歌赏析》
  • 《陶渊明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腊月二十四夜同成父对所传赣陈丞诗作此寄陈 留别周愚卿兄弟 留别周参政诗二首 其一 论诗寄硕父五首 其三 得周畏知书病久不报以诗寄之 二十七日复雪用东坡聚星堂雪韵禁物体作诗约 宝气亭三首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将谒延庐州行至板桥忽病而止复还建康以五诗寄之 其三 与潘文叔游稀岳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字头的字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石火风灯 饮水思源 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髟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高攀不上 霞帔 十字旁的字 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椁的词语有哪些 角抵戏 龜字旁的字 云瑞 杖任 行色怱怱 包含躁的词语有哪些 住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