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奉和初春出游应令》

时间: 2025-07-12 06:25:02

诗句

鸣笳出望苑,飞盖下芝田。

水光浮落照,霞彩淡轻烟。

柳色迎三月,梅花隔二年。

日斜归骑动,馀兴满山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6:25:02

原文展示:

奉和初春出游应令 李百药 〔唐代〕

鸣笳出望苑,飞盖下芝田。 水光浮落照,霞彩淡轻烟。 柳色迎三月,梅花隔二年。 日斜归骑动,馀兴满山川。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随着号角声,我们离开了望苑,飞驰的车盖下是芝田。水面上映着落日的光辉,晚霞与轻烟交织。柳树的新绿迎接三月的到来,梅花已隔了两年未见。太阳斜照,骑手们准备归去,余下的兴致弥漫在山川之间。

注释:

字词注释:

  • 鸣笳:吹响号角。
  • 望苑:古代皇家园林。
  • 飞盖:指快速行驶的车辆。
  • 芝田:传说中产灵芝的田地,这里指美丽的田野。
  • 落照:落日的光辉。
  • 霞彩:晚霞的颜色。
  • 轻烟:淡淡的烟雾。
  • 柳色:柳树的新绿。
  • 归骑:归途中的骑手。
  • 馀兴:剩余的兴致。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百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诗作流传后世。这首诗是他在初春时节应令出游时所作,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初春时节,诗人应邀出游,感受到自然美景和时光的流转,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初春出游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时光的流转,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鸣笳出望苑,飞盖下芝田”描绘了出游的盛况,而“水光浮落照,霞彩淡轻烟”则展现了夕阳下的美景。柳树的新绿和梅花的隔年未见,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最后,“日斜归骑动,馀兴满山川”表达了诗人对这次出游的留恋和不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鸣笳出望苑,飞盖下芝田”:诗人通过号角声和快速行驶的车辆,描绘了出游的盛况和美丽的田野。
  • “水光浮落照,霞彩淡轻烟”:通过水面上落日的光辉和晚霞与轻烟的交织,展现了夕阳下的美景。
  • “柳色迎三月,梅花隔二年”:柳树的新绿迎接春天的到来,而梅花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 “日斜归骑动,馀兴满山川”:太阳斜照,骑手们准备归去,诗人对这次出游的留恋和不舍。

修辞手法:

  • 比喻:“水光浮落照”中的“浮”字,比喻水面上落日的光辉。
  • 拟人:“柳色迎三月”中的“迎”字,赋予柳树以人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鸣笳出望苑,飞盖下芝田”。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出游的留恋和不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鸣笳:出游的号角声。
  • 飞盖:快速行驶的车辆。
  • 水光:水面上落日的光辉。
  • 霞彩:晚霞的颜色。
  • 柳色:柳树的新绿。
  • 梅花: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鸣笳出望苑”中的“鸣笳”指的是什么? A. 吹响号角 B. 敲响钟声 C. 弹奏琴弦 D. 吹奏笛子 答案:A

  2. 诗中“柳色迎三月”中的“迎”字,赋予了什么以人的情感? A. 柳树 B. 梅花 C. 水光 D. 霞彩 答案:A

  3. 诗中“日斜归骑动”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兴奋 B. 留恋 C. 悲伤 D.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与李百药的诗相比,李白的诗更加豪放,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惊叹。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百药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姚司法归吴 送郑判官 送崔参军往龙溪 送李五 送薛大赴安陆 别陶副使归南海 宴春源 李四仓曹宅夜饮 至南陵答皇甫岳 寄陶副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氏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如火如荼 革字旁的字 沃壤 莽大夫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面朋面友 七星 各有所爱 言字旁的字 超群拔类 一字一珠 过去身 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