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杨殿丞通判睦州》

时间: 2025-05-11 03:39:53

诗句

苍崖中断一溪来,迤逦人家向水开。

尽日烟云迎旆去,满泷铙吹引船回。

虚斋昼梦鸣禽下,别坞春游画角催。

莫怪杜郎题处少,更留佳致待清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3:39:53

原文展示:

送杨殿丞通判睦州 蔡襄 〔宋代〕

苍崖中断一溪来,迤逦人家向水开。 尽日烟云迎旆去,满泷铙吹引船回。 虚斋昼梦鸣禽下,别坞春游画角催。 莫怪杜郎题处少,更留佳致待清才。

白话文翻译:

苍翠的山崖从中断开,一条溪流从中流来,曲折的人家沿着水边展开。 整日里烟云缭绕,仿佛在迎接旗帜的离去,满江的铙声吹奏引导着船只回航。 空荡的书斋白日里梦见鸣禽飞下,别处的村落春游时画角声催促着前行。 不要怪杜郎题诗的地方少,更留下美好的景致等待着清雅的人才。

注释:

字词注释:

  • 苍崖:苍翠的山崖。
  • 迤逦:曲折绵延。
  • 旆:旗帜。
  • 泷:急流的水。
  • 铙吹:古代军中乐器,此处指乐声。
  • 虚斋:空荡的书斋。
  • 画角:古代军中乐器,此处指号角声。
  • 杜郎:指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确提及典故,但“莫怪杜郎题处少”可能暗示杜甫在某些地方题诗较少,诗人希望留下佳景等待有才之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并称“宋四家”。他的诗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是蔡襄送别杨殿丞通判睦州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蔡襄送别杨殿丞通判睦州之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苍崖中断一溪来”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而“尽日烟云迎旆去”则寓意着友人的离去。后两句“虚斋昼梦鸣禽下,别坞春游画角催”则通过梦境和春游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蔡襄的诗歌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苍崖中断一溪来”:描绘了山崖中断,溪流从中流出的自然景观,形象生动。
  2. “迤逦人家向水开”:描述了人家沿着水边曲折展开的景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3. “尽日烟云迎旆去”:通过烟云迎接旗帜的离去,寓意着友人的离别。
  4. “满泷铙吹引船回”:用铙声引导船只回航,增强了离别的氛围。
  5. “虚斋昼梦鸣禽下”:通过书斋中的梦境和鸣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6. “别坞春游画角催”:通过春游和画角声,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7. “莫怪杜郎题处少”:暗示杜甫在某些地方题诗较少,诗人希望留下佳景等待有才之人。
  8. “更留佳致待清才”: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致的珍视,期待有才之人来欣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尽日烟云迎旆去”中的“烟云”比喻离别的氛围。
  • 拟人:如“虚斋昼梦鸣禽下”中的“鸣禽”拟人化,增添了诗意。
  • 对仗:如“苍崖中断一溪来,迤逦人家向水开”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崖:苍翠的山崖,象征着自然的壮丽。
  • 溪:溪流,象征着生命的流动。
  • 烟云:烟云缭绕,象征着离别的氛围。
  • 铙吹:铙声吹奏,象征着离别的乐声。
  • 虚斋:空荡的书斋,象征着孤独和思念。
  • 画角:画角声,象征着春游的欢乐和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苍崖中断一溪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山崖中断,溪流从中流出 B. 人家沿着水边曲折展开 C. 烟云迎接旗帜的离去 D. 铙声引导船只回航

  2. 诗中“尽日烟云迎旆去”寓意着什么? A. 友人的离去 B. 自然的壮丽 C. 生命的流动 D. 孤独和思念

  3. 诗中“虚斋昼梦鸣禽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自然的欣赏 C. 对离别的感慨 D. 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 王维的《送别》: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蔡襄的《送杨殿丞通判睦州》:两者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而蔡襄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杜甫全集》:收录了杜甫的多首诗作,有助于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玉楼春 其三 和小山韵 玉楼春 玉楼春 玉楼春 玉楼春 其十 玉楼春 题曙岑翁词卷 玉楼春 玉楼春 集小山词二首 其一 玉楼春 其十九 玉楼春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上贰 悂缪 律结尾的成语 入室昇堂 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頁字旁的字 竿头日上 缶字旁的字 沉几观变 云野 于心不愧 黑字旁的字 一统天下 彐字旁的字 首丘之望 压称 齿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