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3:2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3:25:22
原文展示:
诉衷情(思归) 米芾 〔宋代〕 劳生奔走因粗官。揽镜鬓毛斑。物外平生萧散,微宦兴阑珊。寄胜处,每凭阑。定忘还。好山如画,水绕云萦。无计成闲。
白话文翻译:
一生劳碌奔波只因担任了低微的官职。照镜子时发现鬓发已经斑白。在世俗之外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对微不足道的官职已感到兴趣索然。每当寄情于美景之处,常常倚栏而望。必定会忘记归去。美丽的山景如画,水环绕着云彩。却无法找到办法让自己真正闲下来。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是北宋时期的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的诗文风格独特,书画作品也极具个性。米芾在官场上并不如意,多次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这首诗反映了他在官场上的不如意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米芾在官场上多次遭遇挫折,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诗中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劳生奔走因粗官”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因担任低微官职而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揽镜鬓毛斑”则进一步以照镜发现鬓发斑白来暗示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后文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如“好山如画,水绕云萦”,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揽镜鬓毛斑”一句暗示了什么? A. 诗人年轻时的模样 B. 诗人年老的模样 C. 诗人对镜子的喜爱 D. 诗人对鬓发的关注 答案:B
诗中“好山如画”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诗中“无计成闲”一句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B. 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C. 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D. 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