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8:29
雨中花(贺欧文建楼与桥)
作者: 百兰 〔宋代〕
饤斗云山,挨排烟水,六丁午夜文移。
道滁孙子,欲寄游嬉。
高趁鹜霞舒啸,低群鸥鹭忘机。
牢笼两下,楼乘汗漫,桥枕清漪。
灞陵吟畅,岳阳登览,百色都副襟期。
还好是行天马渡,深月人归。
倚柱荷香扑面,凭栏桂影侵衣。
索梅无便,春风不碍,容我追随。
在这云雾缭绕的山间,烟水交融,夜深时分,文人墨客纷纷而来。
我想给滁州的孙子寄去游玩的欢愉。
高处的野鸭在霞光中呼啸,低处的鸥鹭则忘却了烦忧。
在这封闭的环境里,楼阁上满是汗水,桥上则有清澈的涟漪。
在灞陵吟唱,岳阳高处眺望,百色的景色尽收眼底。
好在还有行天马渡,深夜月光下归人如织。
倚靠在柱子上,荷花的香气扑面而来,凭栏而立,桂花的影子映在衣襟上。
寻找梅花的机会并不多,春风也无阻碍,我愿追随那春意盎然的时光。
百兰,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其清新婉丽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往往描绘自然景色,结合个人情感,富有哲理。
《雨中花》是百兰在贺欧文建楼与桥时创作的,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友人情谊的寄托。此时正值春季,百花盛开,正是游玩的好时光。
《雨中花》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日场景。诗中运用大量自然景物,通过对楼阁、桥梁、野鸭、鸥鹭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与对生活的热爱。诗的开头通过描绘云山烟水,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梦幻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高飞的野鸭与低飞的鸥鹭,象征着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后面又提到楼阁与桥梁的结合,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诗人以“索梅无便,春风不碍,容我追随”结束,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全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人与自然的融洽关系,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惜,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诗中“高趁鹜霞舒啸”中的“鹜”指代什么?
A. 鸭
B. 鱼
C. 鸟
答案: A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向往
B. 友谊与自然的关系
C. 孤独的旅程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