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4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40:22
山花子
作者: 和凝 〔唐代〕
莺锦蝉縠馥麝脐,轻裾花草晓烟迷。
鸂鶒战金红掌坠,翠云低星靥笑偎霞脸畔,
蹙金开襜衬银泥。
春思半和芳草嫩,碧萋萋。
银字笙寒调正长,水文簟冷画屏凉。
玉腕重,金扼臂,淡梳妆几度试香纤手暖,
一回尝酒绛唇光。
佯弄红丝绳拂子,打檀郎。
山花子
莺鸟的羽毛如锦般美丽,蝉声如丝绸般悦耳,麝香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轻盈的衣裳在花草间飘动,晨雾朦胧。
鸳鸯在水中嬉戏,金红色的掌羽轻轻下沉,翠绿的云朵低垂,星星的笑靥依偎在霞光的脸庞旁,
金色的花瓣在银色的泥土上交错。
春天的思绪与芳草的嫩绿相互交融,草色碧绿如茵。
银色的笙声悠扬,乐曲在冷冷的水面和画屏上荡漾。
白皙的手腕沉重,金饰环绕手臂,轻轻梳妆几次试香,纤细的手掌温暖如春,
一回尝酒,红唇如花般光彩照人。
假装玩弄红丝绳拂尘,轻轻打向那檀香木的郎君。
作者介绍:和凝,唐代诗人,以其婉约清丽、情感细腻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风貌,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这首《山花子》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繁荣时期,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细腻的情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山花子》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开头部分,莺鸟的华丽与清脆的蝉声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愉悦的春日氛围。诗句中多次提到色彩的运用,如“金红”、“翠云”、“银字”,通过色彩的对比与交融,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将自然景物与人情相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特别是在描绘女子的妆容与情感时,诗人用“淡梳妆几度试香”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内心的细腻情感。整体上,这首诗不仅仅是在描绘春天的景象,更在传达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和对仗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细腻而丰富。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女性的柔情,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对爱情的渴望,展现了唐代人文风雅的生活情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鸳鸯”象征什么?
“银字笙寒调正长”中的“寒调”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