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9:4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9:43:47
百戏罢,五音清,解红一曲新教成。
两个瑶池小仙子,此时夺却柘枝名。
经过百戏的演出,五音的乐声清晰悦耳,解红这支舞曲刚刚学成。两个如瑶池仙子般的小女孩,此时的舞姿更胜于柘枝的名声。
作者介绍:和凝,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和凝的诗作常常展现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盛唐时期,正值社会繁荣、文化兴盛的阶段。诗中描绘了儿童舞蹈的场景,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艺术和表演的重视,尤其是对儿童纯真无邪的赞美。
《解红歌》是一首富有童趣和艺术气息的诗作。诗中通过描写儿童舞蹈,展现了无邪的童趣与艺术的美感。开头的“百戏罢,五音清”,生动地营造了一个热闹的场景,仿佛我们能听到表演结束后的欢声笑语。接着“解红一曲新教成”,则指出了这支舞曲的崭新与生动,使人感受到一种活力与朝气。
两个“小仙子”的形象则更是诗中的亮点,她们的舞姿宛如仙子般轻盈,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这不仅让人联想到儿童的纯真与美好,也象征着艺术的高雅和纯净。诗中提到的“夺却柘枝名”,说明这舞蹈的出色已经超越了传统经典,使得该曲的美丽更为显著,展现了对新生事物的欣赏与追求。整首诗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让读者感受到那一份童稚的欢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儿童舞蹈的描绘,传达了对童真和艺术的赞美,表达了对新生事物的欣赏,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超越和创新。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百戏罢,五音清”中的“百戏”指的是什么?
“两个瑶池小仙子”中的“小仙子”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柘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和凝的《解红歌》相比,李白的《静夜思》则展现了另一种情感的表达,前者着重于艺术与童趣,后者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主题与情感基调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