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0:18
咏绩溪道中牡丹二种·丝头粉红
——杨万里 〔宋代〕
看尽徽苏谱与园,
牡丹未见粉丝君。
春罗浅染醋红色,
王板蹙成裙摺纹。
头重醉余扶不起,
肌香淑处澹仍芬。
老夫生有栽花癖,
客里相看为一醺。
看遍了徽州和苏州的牡丹花,
却未见到这位丝头粉红的牡丹。
春日的轻罗轻轻染上了醋红色,
王板的裙子上折出精美的纹路。
头重的花使我醉得无法扶起,
那肌肤的香气在幽静处依旧芬芳。
我这个老头子生性喜爱栽花,
在客人的眼中,我仿佛是醉意朦胧。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诗人对自然、花卉特别钟爱的时刻,反映了他与友人游历的愉悦心情以及对美的追求。
《咏绩溪道中牡丹二种·丝头粉红》是一首描写牡丹的诗作,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一幅生动的春日花景图。诗人开篇即提及徽苏两地,展示了他游历的广泛与对牡丹的期待。然而,尽管他看遍了名园,却依然未见那种特别的粉红牡丹,显现出一种失落与期待。
接下来的描写中,春天的轻薄罗衣与醋红色的相映成趣,展现出春天的柔美与生机。同时,诗人以“头重醉余扶不起”的形象,传达出对花的迷醉与陶醉,也隐喻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奈。最后两句,诗人坦诚自己对花卉的热爱,流露出一种温暖的自嘲与真实情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交织,呈现出诗人对春日与花卉的热爱,体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热爱,体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和诗人对花卉的执着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提到的两地是哪些?
“头重醉余扶不起”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丝头粉红”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