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3:19
三峰岌相争,造物纵狡狯。
为高因丘陵,飞势落天外。
岩穴多白云,石气泻涓霈。
奇观劳梦想,腰脚苦狼狈。
篮舆得儿扶,复幸嘉宾会。
唱导实助予,雁行侣屐盖。
未登惮险艰,既践坦而泰。
一瓯据奥区,当窗蔚松桧。
云雷俯在下,冈阜历历绘。
天放风日佳,胡为翳烟霭。
岂为城郭喧,泱莽割尘壒。
咫尺尚如此,况乃瀛海大。
尼父忧萧墙,修内塞其兑。
回首叫帝阍,柔远道足赖。
鳞介非冠裳,珠崖弃何害。
兹山盘瓠遗,时清卷旌旆。
砦垣尽倾圮,削壁空嶒㟋。
摩挲将军碑,镇此等球贝。
其巅覆窟室,阴幽白日昧。
迅霆有时下,拿攫扫榛荟。
还憩毗卢庐,欣言缓襟带。
胜地倒壶觞,僧蔬愈珍脍。
举酒招鹤山,临风一遥酹。
高台可洗心,瓣香爇馣馤。
嗟哉二三子,乐莫斯游最。
点瑟有希音,泠泠振硠磕。
玄黄何纷矫,澄对寂万籁。
一笑渠江横,翛然六尘蜕。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3:19
飞山吟
作者: 邓辅纶 〔清代〕
三峰岌相争,造物纵狡狯。
为高因丘陵,飞势落天外。
岩穴多白云,石气泻涓霈。
奇观劳梦想,腰脚苦狼狈。
篮舆得儿扶,复幸嘉宾会。
唱导实助予,雁行侣屐盖。
未登惮险艰,既践坦而泰。
一瓯据奥区,当窗蔚松桧。
云雷俯在下,冈阜历历绘。
天放风日佳,胡为翳烟霭。
岂为城郭喧,泱莽割尘壒。
咫尺尚如此,况乃瀛海大。
尼父忧萧墙,修内塞其兑。
回首叫帝阍,柔远道足赖。
鳞介非冠裳,珠崖弃何害。
兹山盘瓠遗,时清卷旌旆。
砦垣尽倾圮,削壁空嶒㟋。
摩挲将军碑,镇此等球贝。
其巅覆窟室,阴幽白日昧。
迅霆有时下,拿攫扫榛荟。
还憩毗卢庐,欣言缓襟带。
胜地倒壶觞,僧蔬愈珍脍。
举酒招鹤山,临风一遥酹。
高台可洗心,瓣香爇馣馤。
嗟哉二三子,乐莫斯游最。
点瑟有希音,泠泠振硠磕。
玄黄何纷矫,澄对寂万籁。
一笑渠江横,翛然六尘蜕。
这首诗描绘了三座高峰并立争奇斗艳的情景,造物的神奇使得它们看似狡猾。因山高而显得丘陵更低,山势飞扬直入天外。山岩间常有白云飘荡,石间的气息如涓涓细流。奇特的景观让人费尽心思去想象,但登山的艰辛又让人感到无奈。坐在篮舆中有儿子相扶,幸得有嘉宾同行。吟唱引导我,仿如大雁行走在履盖之上。未曾登山时的艰难险阻,已然走上坦途感到安泰。手握一瓯茶水,窗外松柏苍翠。云雷在山下俯视,山峦历历如绘。天气晴朗,风日正好,何以被烟雾遮蔽?岂是因为城市的喧嚣,波澜壮阔使我远离尘世。咫尺之地尚且如此,更何况浩瀚的海洋?尼父担忧家中萧墙,修身齐家以堵塞其缺。回首呼唤帝阍,遥远的道路值得依赖。鱼鳞与衣裳无关,珠崖又何必在意?这座山仿佛遗留了一片宁静,时常卷起旌旗。砦垣已倾圮,削壁空寂峥嵘。抚摸将军碑,镇守着这一片区域。山顶覆盖着洞室,阴暗而阳光昏沉。疾风偶尔袭来,扫除杂草和杂物。再回到毗卢庐,欣然地放松心情。胜地中的美酒如倒壶,僧人所种的蔬菜更是珍贵。举杯招呼鹤山,迎风遥酹。高台可以洗净心灵,点燃香瓣散发芬芳。唉,二三子啊,乐趣何尝不在于游玩?拨动琴弦有轻音,清脆悦耳似石磕。玄黄纷乱何其矫情,清澈对峙着万籁俱寂。一笑之间,渠江横流,心境如蝉蜕变。
邓辅纶,清代著名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哲理思考。
《飞山吟》创作于邓辅纶游历山水之际,借景抒怀,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飞山吟》是一首以自然景观为题材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高山的崇敬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全诗通过描绘三峰争奇斗艳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和神奇,反映出诗人对造物主的赞美与感慨。诗中“飞势落天外”、“云雷俯在下”等句,生动形象地传达了山势的高耸和景观的奇特,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情感上,诗人对登山的艰辛有着深刻的认知,虽有“腰脚苦狼狈”的感受,但最终在“既践坦而泰”中找到了心灵的平静与安宁。诗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如“未登惮险艰,既践坦而泰”,表现出经历艰辛后获得的愉悦和满足,强调了人生旅途的起伏与变化。
此外,诗人还探讨了自然与人文的关系,提到“尼父忧萧墙”,引申出家庭与社会的联系,展现了超越自然的深刻思考。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切,展示了清代山水诗的典型特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家庭的眷恋,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对人生的感悟。
《飞山吟》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邓辅纶
D. 苏轼
诗中提到的“尼父”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孔子
B. 老子
C. 墨子
D. 荀子
诗中表现出的情感基调是?
A. 忧伤
B. 欣喜
C. 无奈
D.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