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11:0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1:06:02
飞仙引
邓辅纶 〔清代〕
我闻轩辕铸鼎于此山,
鼎成腾身凌紫烟。
三十六亭委秋草,
遗台萧瑟愁飞仙。
至人无心亦无象,
长风空中自来往。
由来瀛岛在人寰,
何须更作三山想。
紫荆台边一声笛,
龙女鲛人皆喑咽。
水中缥缈出两丸,
还向丹丘弄明月。
榑桑弱水随东流,
秦皇汉武俱蜉蝣。
古来求仙尚如此,
何况我辈长悠悠。
惟有吕翁解度世,
飘飘颇得游仙意。
蓬莱一醉三千秋,
始信壶中有天地。
沈吟远望不能归,
秋风淅淅入征衣。
徘徊且送玉清鹤,
携手卢敖更不违。
我听说轩辕在这座山上铸造了鼎,鼎成后腾空而起,飘升在紫烟之中。三十六个亭子被秋草覆盖,遗留下来的台子显得萧瑟,让人愁绪满怀,仿佛飞仙一般。
至高无上的人没有心思也没有形象,长风在空中自由往来。自古以来,瀛岛就在凡人之间,何必再去幻想三座山呢?
在紫荆台边传来一声笛音,龙女和鲛人都为之哀伤。水中缥缈地浮现出两颗明珠,仿佛要在丹丘上玩弄明月。
榑桑和弱水随东流而去,秦皇和汉武不过像浮萍一样。古往今来追求仙境的人都是如此,何况我们这一辈人长久而悠闲。
只有吕洞宾懂得度世之道,他飘然自得,颇有游仙的意趣。蓬莱一次醉酒,三千秋的时光,也让我相信壶中有天地。
我在远方沉吟望望却无法归去,秋风淅淅地吹入我的征衣。徘徊之际送走玉清的仙鹤,携手卢敖更是无所畏惧。
邓辅纶,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诗词作品在古典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飞仙引》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仙道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人以飞仙为主题,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渴望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飞仙引》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中通过描绘仙境与追求仙道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提到“轩辕铸鼎”,立即将读者带入一种历史的回忆与文化的传承中,象征着一种权力的象征。而“长风空中自来往”则暗示着一种无形的力量与自由的状态,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通过龙女与鲛人的哀伤,表现了对人间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无奈。诗中“榑桑弱水随东流,秦皇汉武俱蜉蝣”一句,展现了历史人物的短暂与人生的无常,反映了人生如梦,转瞬即逝的哲理。
最后,诗人通过吕翁的解度与蓬莱的醉酒,表达了对人世间超脱的追求。整首诗在意象的营造与情感表达上,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切理解与对英雄豪杰的敬仰,使得整首诗在古典美与哲理思考中达到一种完美的统一。
我闻轩辕铸鼎于此山
鼎成腾身凌紫烟
三十六亭委秋草
遗台萧瑟愁飞仙
至人无心亦无象
整首诗围绕飞仙这一主题,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对仙道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现实世界的反思,体现了对生命的哲理思考。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与理想追求的渴望。
“飞仙”在诗中象征什么?
“龙女鲛人皆喑咽”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吕翁”是指谁?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但《飞仙引》更多地融入了对仙道的思考,而《将进酒》则强调了对生活的豪情与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