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闻琵琶方响成二绝 其一》

时间: 2025-04-25 19:44:12

诗句

赤乌宝女眩新妆,九酘霞浆肯见觞。

但听琵琶喧啄木,谁知捍拨是龙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44:12

原文展示

赤乌宝女眩新妆,
九酘霞浆肯见觞。
但听琵琶喧啄木,
谁知捍拨是龙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妆容华丽,仿佛比拟神话中的赤乌女神。她手中的美酒如同仙境中的霞光闪烁,而此时琵琶声如同喧闹的鸟鸣,令人陶醉。然而,真正的音律和韵味,却只有内心才能体会,恰似那捍拨琵琶的手中蕴藏的龙香。

注释

  • 赤乌:指神话中的神鸟,常用来象征美丽和神秘。
  • 宝女:指美丽的女子,具有一定的神性。
  • 九酘:一种美酒,形容其美味和珍贵。
  • 霞浆:比喻美酒,形容其色泽和味道如同晨霞一般美丽。
  • 琵琶:一种传统乐器,象征音乐的优雅与美丽。
  • 捍拨:弹奏琵琶的动作,传达出音乐的灵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立方,宋代著名诗人,生于一个文人世家,擅长诗词,尤以描写自然和人情见长。他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与个人情感,语言清新,意象生动。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充满文艺氛围的时代,诗人受到音乐和美丽女子的启发,通过琵琶这一乐器表达了对美的感悟与思考,展现了当时社会对音乐与艺术的重视。

诗歌鉴赏

《闻琵琶方响成二绝 其一》是一首极具音乐感的诗,诗人在字里行间传达出对女子美丽与音乐的赞美。首句“赤乌宝女眩新妆”便将读者引入一个美丽的幻境,描绘出女子的华丽妆容,紧接着“九酘霞浆肯见觞”则通过形象的比喻进一步渲染了美酒的珍贵与诱人。琵琶声的描写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在音律中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揭示了内心深处对艺术的崇拜与向往。诗的结尾“谁知捍拨是龙香”则以深邃的哲思结束,暗示了真正的艺术之美往往隐匿于表象之下,只有用心去体会,才能领略到其中的深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赤乌宝女眩新妆:描述女子容貌如赤乌般美丽,宛如仙女,妆容华丽夺目。
  • 九酘霞浆肯见觞:美酒如同晨霞,珍贵且诱人,体现出宴饮的奢华。
  • 但听琵琶喧啄木:琵琶声嘹亮,宛如鸟鸣,传达出音乐的欢快与热烈。
  • 谁知捍拨是龙香:真正的音乐美在于细腻的演奏技艺,隐喻深刻的内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九酘霞浆”比喻美酒,增添了诗的意象美。
  • 对仗:如“喧啄木”与“捍拨是龙香”,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女子和琵琶声,表达了对美与艺术的热爱,揭示了声音与情感之间的深刻联系,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赤乌:象征美丽、神秘。
  • 宝女:象征女性的美丽与魅力。
  • 琵琶:象征音乐的优雅与艺术的高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赤乌宝女”指的是: A. 一位神话中的女神
    B. 一位普通的女子
    C. 一位皇后

  2. “九酘霞浆”中的“九酘”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一种美酒
    C. 一种花卉

  3.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 A. 对音乐的描述
    B. 对女子的赞美
    C. 对美的感悟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描绘了饮酒的乐趣,但更强调豪放与奔放的情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反映了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青冢 上所知 抒怀 经范蠡旧居 长安春望 吊万人冢 新竹 登单于台 夏日题老将林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讲古论今 包含据的成语 厂字头的字 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城根 包含茫的词语有哪些 馬字旁的字 赤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丹之所藏者赤 鬣葵 磨榨 别具手眼 一字旁的字 方厉 审音 沽名卖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