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晚晴四首》

时间: 2025-07-28 20:47:19

诗句

不知林薄上新月,但见村墟生远烟。

满地蝉声争嘒嘒,连溪鹭影落翩翩。

旧时不负登临集,未老还为疾病缠。

赖得一晴供节物,未妨七字发孤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0:47:19

原文展示

不知林薄上新月,但见村墟生远烟。满地蝉声争嘒嘒,连溪鹭影落翩翩。旧时不负登临集,未老还为疾病缠。赖得一晴供节物,未妨七字发孤妍。

白话文翻译

不知道林间稀疏的地方升起了新月,只看见村庄远处升起了炊烟。满地都是蝉声在争鸣,连着溪边的鹭鸟影子轻盈地落下。过去常常不负登高望远的聚会,还未老去却被疾病缠身。幸好有一个晴朗的天气来庆祝节日,不妨用七言诗来表达我孤独的美。

注释

  • 林薄:林间稀疏的地方。
  • 嘒嘒:蝉声。
  • 翩翩:形容动作轻盈。
  • 登临集:登高望远的聚会。
  • 节物:节日的事物。
  • 孤妍:孤独的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晚晴时分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晚晴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首联“不知林薄上新月,但见村墟生远烟”,以新月和远烟为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颔联“满地蝉声争嘒嘒,连溪鹭影落翩翩”,通过对蝉声和鹭影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感和画面感。颈联“旧时不负登临集,未老还为疾病缠”,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疾病的无奈。尾联“赖得一晴供节物,未妨七字发孤妍”,则展现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孤独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知林薄上新月,但见村墟生远烟:作者不知道林间稀疏的地方升起了新月,只看见村庄远处升起了炊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
  2. 满地蝉声争嘒嘒,连溪鹭影落翩翩:满地都是蝉声在争鸣,连着溪边的鹭鸟影子轻盈地落下,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感和画面感。
  3. 旧时不负登临集,未老还为疾病缠: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疾病的无奈。
  4. 赖得一晴供节物,未妨七字发孤妍:展现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孤独美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拟人:“满地蝉声争嘒嘒”,将蝉声拟人化,形象生动。
  • 对仗:“不知林薄上新月,但见村墟生远烟”,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晚晴时分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展现了作者对孤独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月: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 远烟:象征着宁静和悠远。
  • 蝉声:象征着夏日的喧嚣和生命的活力。
  • 鹭影:象征着轻盈和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满地蝉声争嘒嘒”中的“嘒嘒”指的是什么? A. 鸟声 B. 蝉声 C. 风声 D. 水声

  2. 诗中“赖得一晴供节物”中的“节物”指的是什么? A. 节日的事物 B. 节日的食物 C. 节日的装饰 D. 节日的活动

  3. 诗中“未妨七字发孤妍”中的“孤妍”指的是什么? A. 孤独的美 B. 孤独的人 C. 孤独的诗 D. 孤独的景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对月夜的描写,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秋暝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赵蕃的《晚晴四首》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诗人的作品的鉴赏和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答涪守张兼素(二首) 和缉熙留别 和缉熙过毛英懋西园隐居 答夏宪副止庵见赠(二首) 答夏宪副止庵见赠(二首) 哭方玄英先生 古意二首(拟陈拾遗) 九日偕龚沤舸郭小岩门人范生问庭萧生含素唐生云溪王生清如游青原山登高席间分韵得来字次山谷韵 螺墩偕同人宴集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百开头的成语 緑头鸭 食字旁的字 恶水 秀而不实 单开头的成语 查查胡胡 偷营 福禄长久 龙纛 氏字旁的字 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力倍功半 卤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至敬无文 目字旁的字 劈风斩浪 还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