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5:54
原文展示:
自怜恶石狠难鞭,归去渔樵结老缘。野鹤分无轩上禄,醯鸡粗足翁中天。病来摩诘非真佛,睡去希夷已半仙。僻好自耽如嗜酒,醉乡休与醒人传。
白话文翻译:
我自怜那顽固的恶石难以鞭策,决定归隐与渔夫樵夫结下深厚缘分。野鹤虽无高官厚禄,却能在天空自由飞翔;醯鸡虽小,却能在翁中自得其乐。病中感觉自己并非真正的佛,睡梦中却已半似仙人。我偏爱的事物如同嗜酒,醉乡中的乐趣不必与清醒的人分享。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梦桂,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窥见其超脱世俗、向往隐逸生活的情怀。该诗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何梦桂对王石涧赋小有洞天之诗的和韵之作,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恶石、渔樵、野鹤、醯鸡等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自怜恶石狠难鞭”一句,以恶石比喻现实中的顽固不化,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自怜。“归去渔樵结老缘”则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后文通过野鹤和醯鸡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隐逸生活的自由和自足。结尾的“僻好自耽如嗜酒,醉乡休与醒人传”则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陶醉,不愿与世俗之人分享。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恶石、渔樵、野鹤、醯鸡等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由、自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世俗的疏离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恶石”比喻什么? A. 现实中的顽固不化 B. 隐逸生活 C. 自由生活 D. 自足心态 答案:A
诗中“野鹤”象征什么? A. 高官厚禄 B. 自由生活 C. 隐逸生活 D. 自足心态 答案:B
诗中“醯鸡”象征什么? A. 高官厚禄 B. 自由生活 C. 隐逸生活 D. 自足心态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