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9:17
我乐非君乐,君忧非我忧。
蓬蒿与溟渤,终老不同游。
我快乐并不是因为你的快乐,而你的忧愁也与我无关。
就像蓬蒿与深渊,终究无法共存一生。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晚号涑水吟者,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巨匠之一。其诗词多表现个人情志,风格清新明快,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贻夸者》创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在社会交往中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与感悟。诗中表达了对个人情感的独立追求,反映了当时士人面对世俗纷扰的冷静与超然。
《贻夸者》是一首简洁而蕴含深意的诗。首句“我乐非君乐,君忧非我忧”直接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独立性,强调了个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快乐与他人的忧愁,表现出一种与世俗情感割裂的态度,似乎在传达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观。这种思想在宋代的士人中并不罕见,反映了他们对自身情感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接下来的两句“蓬蒿与溟渤,终老不同游”则通过形象的比喻进一步深化主题。蓬蒿象征着贫瘠与孤独,而溟渤则代表着深远与不可知。两者的对比不仅是对生活境遇的描绘,更是对人生选择的隐喻。诗人在此表达了虽然身处不同的境遇与选择,但人生的终局却是各自孤独的旅程。这种情感的独立与哲理的深刻,让整首诗在简约中蕴含着丰富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个人情感独立的追求和对人生不同境遇的思考,反映了作者超然物外的哲学理念,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我乐非君乐”意为:
A. 我快乐因为你快乐
B. 我快乐并不是因为你快乐
C. 我忧愁是因为你忧愁
D. 我与君同乐
“蓬蒿与溟渤”中的“蓬蒿”象征:
A. 富贵荣华
B. 贫困与孤独
C. 人生的深度
D. 友情的真挚
诗的主题思想是:
A. 个人的快乐与他人无关
B. 人生是一段旅程
C. 友情的重要性
D. 自我反省的必要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贻夸者》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强调个人在复杂人际关系中的独立与孤独,但《月下独酌》更加强调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酒的寄情,而《贻夸者》则更加冷静与哲学化,反映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