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6:20
念奴娇·吴山青处
作者: 刘仙伦 〔宋代〕
吴山青处,恨长安路断,黄尘如雾。
荆楚西来行堑远,北过淮堧严扈。
九塞貔貅,三关虎豹,空作陪京固。
天高难叫,若为得诉忠语。
追念江左英雄,中兴事业,枉被奸臣误。
不见翠华移跸处,枉负吾皇神武。
击楫凭谁,问筹无计,何日宽优顾,
倚筇长叹,满怀清泪如雨。
在吴山青翠的地方,我恨长安的道路断绝,黄尘漫天如雾遮蔽。
从荆楚西来的路途遥远,北过淮堧的险阻重重。
九塞的貔貅,三关的虎豹,空自成为京城的陪衬。
天高难以呼喊,若是能够诉说忠诚的言语就好了。
追忆江左的英雄,他们中兴国家的事业,却被奸臣所误。
看不到翠华迁徙的地方,真是辜负了我皇的神武。
击楫凭谁而问,筹谋无计,何时才能得到宽慰与顾念,
我倚着竹杖长叹,满怀清泪如雨。
作者介绍:
刘仙伦,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主要活动于江南地区。其诗风以豪放、清新见长,常表达对国家兴亡、英雄豪杰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国家动荡,外敌入侵,诗人借吴山青处之美,抒发对故国的思念与对奸臣的愤慨,体现了对英雄的追忆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念奴娇·吴山青处》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和对国家命运深切关注的词作。诗人借助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长安的怀恋与对故国的忧虑。开篇以“吴山青处”引入,展现了秀美的江南山水,随后转入对长安路断的惋惜,表现出对国家分裂的深切感受。通过“黄尘如雾”,形象地描绘出道路的艰辛与阻隔,既是对国土沦丧的感叹,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无奈。
接下来的“九塞貔貅,三关虎豹”,则表明诗人对国防形势的关注,感到国家的安危与自身的渺小。这里用神话与动物之象征,展示了国家的力量与威严,却又感到这一切空虚无力。诗人最后以“倚筇长叹,满怀清泪如雨”结束,情感的流露达到高潮,表现出深深的无奈与悲伤。整首词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国家命运的深思,形成了一种美与忧愁交织的诗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历史英雄的追忆,对奸臣误国的愤慨。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传递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与对政治动荡的无奈,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吴山”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A. 美丽的江南
B. 长安的繁华
C. 战乱的悲痛
“九塞貔貅,三关虎豹”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 国家力量的雄厚
B. 对英雄的怀念
C. 对奸臣的不满
诗人最后用“满怀清泪如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绝望与悲伤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仙伦的《念奴娇·吴山青处》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英雄的怀念,但前者更加强调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