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宴清都》

时间: 2025-05-21 16:33:20

诗句

细草沿阶软。

迟日薄,蕙风轻蔼微暖。

春工靳惜,桃红尚小,柳芽犹短。

罗帏绣幕高卷。

又早是、歌慵笑懒。

凭画楼,那更天远,山远,水远,人远。

堪欢。

传粉疏狂,窃香俊雅,无计拘管。

青丝绊马,红巾寄泪,甚处迷恋。

无言泪珠零乱。

翠袖滴、重重渍遍。

故要知、别后思量。

归时觑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6:33:20

原文展示:

细草沿阶软。迟日薄,蕙风轻蔼微暖。春工靳惜,桃红尚小,柳芽犹短。罗帏绣幕高卷。又早是歌慵笑懒。凭画楼,那更天远,山远,水远,人远。堪欢。传粉疏狂,窃香俊雅,无计拘管。青丝绊马,红巾寄泪,甚处迷恋。无言泪珠零乱。翠袖滴重重渍遍。故要知别后思量。归时觑见。

白话文翻译:

细软的草在阶梯旁轻轻摇曳,阳光透薄,蕙草的风轻柔而温暖。春天的工匠惜春,桃花还小,柳芽依旧短小。绣幕高高卷起,正是懒洋洋的歌声和笑声。倚在画楼上,远方的天空、山水都显得遥不可及。值得愉悦的是,传递着粉香的轻狂,窃取着俊雅的芬芳,无法被拘束。青丝缠绕着马,红巾寄托着泪,情感在何处呢?无言的泪珠纷乱落下,翠袖上满是重重的泪痕。故而要明白,分别后思念的情感,归来的时候再细细品味。

注释:

  • 细草:指细柔的草。
  • 迟日薄:阳光迟到,光线柔和。
  • 蕙风:指清香的风。
  • 春工靳惜:春天的工匠十分珍惜。
  • 罗帏绣幕:指精美的帷幕。
  • 青丝:指女子的长发,常用来比喻情感的牵绊。
  • 红巾寄泪:用红巾寄托泪水,表现情感的深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何籀,宋代词人,以清丽雅致的词风著称。其词作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情感细腻,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成于春天,正是万物复苏之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春天的眷恋和对人事的感慨,反映了社会的繁华与个人情感的纠结。

诗歌鉴赏:

《宴清都》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与思念的感伤。首句“细草沿阶软”,以细腻的草丛引入,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春日氛围。接着“迟日薄,蕙风轻蔼微暖”,通过描绘阳光与微风,进一步增强了春天的温暖感。随着词句的深入,诗人将目光转向桃花和柳芽,象征着青春与生命的短暂,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珍惜。

“凭画楼,那更天远,山远,水远,人远”,这一句表现出一种对远方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似乎表达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无法实现的惆怅。最后几句中,诗人用“青丝绊马,红巾寄泪”来表现对过去的留恋与对未来的期盼,情感深邃而细腻,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细草沿阶软:描绘春天的柔软草丛,营造出春日的温馨。
  2. 迟日薄,蕙风轻蔼微暖:阳光温和,微风轻柔,象征春天的美好。
  3. 春工靳惜,桃红尚小,柳芽犹短:描述春天的生机,同时流露出对时光的珍惜。
  4. 罗帏绣幕高卷:高高卷起的绣幕,暗示一种轻松的氛围。
  5. 又早是歌慵笑懒:懒洋洋的歌声和笑声,表达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6. 凭画楼,那更天远,山远,水远,人远:表达对远方的思念,营造出一种孤独感。
  7. 堪欢:值得欣喜。
  8. 传粉疏狂,窃香俊雅,无计拘管:描绘恋爱中的轻狂与无拘束。
  9. 青丝绊马,红巾寄泪,甚处迷恋:表现情感的纠缠与思念。
  10. 无言泪珠零乱:无言的泪水四散,表现情感的失控。
  11. 翠袖滴重重渍遍:翠袖上沾满泪痕,象征着深深的思念。
  12. 故要知别后思量:分别后更加思念。
  13. 归时觑见:归来时再相见。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青丝”比喻情感的牵绊。
  • 拟人:赋予自然界以人的情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 对仗:如“山远,水远,人远”,对称工整,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感伤与对恋情的深切思念,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 细草:象征着生命的柔软与脆弱。
  • 迟日、蕙风:象征着春天的温暖与恬静。
  • 桃红、柳芽:象征着青春与生命的短暂。
  • 青丝、红巾:象征着爱情的牵绊与离愁的泪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细草沿阶软”中的“细草”指什么? A. 细柔的草
    B. 细小的花
    C. 细长的树枝
    答案:A

  2. “春工靳惜”中的“靳”字意为: A. 珍惜
    B. 轻视
    C. 忽略
    答案:A

  3. 诗人通过“青丝绊马”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牵绊
    C. 快乐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温庭筠《更漏子》

诗词对比:

与同样描绘春天的词作进行比较,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但李清照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而何籀则在对春天的描绘中融入了离别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词源》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雪中登楼分韵得未字 寿定叟弟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梅沼 初食荔枝 其二 别离情所钟十二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严陵 城南杂咏二十首·咏归桥 赋遗经阁 过高台获信老诗集 送刘枢密留守建康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君子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急景凋年 占术 老字二怎么写?老字二的笔顺详解与书写技巧_汉字笔顺学习 走之旁的字 沤沫槿艳 众品交荐 妇姑勃溪 食字旁的字 禾木旁的字有哪些?带禾木旁的汉字大全 万全之策 韬开头的成语 儿字旁的字 包含试的词语有哪些 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言下 石榴裙底 人字部首的字有哪些字 羽字旁的字 兵革满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