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0:44
暗香
作者:姚燮 〔清代〕
自怜春色。怕燕迎雁送,年华催急。
背石亸鬟,庭院无人坐方寂。
缄住灵蕤一寸,恁猜透南枝消息。
倘倚向斜照栏杆,抽怨弄湘笛。
天碧。望何极。
渐泛动暮光,藓阶烟幂。
影磨梦拭。难道东风肯狼藉。
生恐兜襟玉瓣,都化作泪斑红挹。
被去夜明月底,翠禽料得。
我怜惜这春天的景色,害怕燕子来迎接,雁儿来送别,时光催促得如此急促。
我背倚石头,披散着长发,庭院里无人,显得格外寂静。
我将那一寸灵蕤藏住,难以猜透南枝的消息。
如果靠在斜阳照耀的栏杆上,怨恨地吹着湘笛。
天色碧蓝,远望无边无际。
渐渐地,暮色开始动荡,青苔阶梯上烟雾弥漫。
影子磨擦着梦境,难道东风愿意如此狼藉?
我生怕怀中的玉瓣,变成泪水洒落的斑点。
在那夜明的月光下,翠鸟或许会知道。
姚燮(约1663年-1726年),字子华,号浩然,清代诗人。其诗风格清丽,情感细腻,常表现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姚燮的作品往往蕴含着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暗香》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借春天的景色抒发内心的孤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暗香》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作,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诗的开头,"自怜春色",便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深情眷恋,仿佛在感叹光阴的流逝。接着,"怕燕迎雁送"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别离与孤独的忧虑,燕子与雁的象征意义,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人际关系的变迁。
在庭院无人、方显寂静的描绘中,诗人所感受到的孤独愈加明显,"缄住灵蕤一寸"则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诗中"倘倚向斜照栏杆,抽怨弄湘笛",通过湘笛的哀怨声,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对生活的无奈。整首诗气氛阴郁却又不失生动,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怀与对自身境遇的思考。
诗的最后几句,"生恐兜襟玉瓣,都化作泪斑红挹",生动地体现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用词考究、意象丰富,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伤与美丽的交织。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孤独的感慨,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暗香》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姚燮
C. 杜甫
D. 王维
诗中“怕燕迎雁送”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忧虑
C. 思念
D. 愤怒
“倘倚向斜照栏杆,抽怨弄湘笛”中,湘笛象征着什么?
A. 欢乐
B. 哀怨
C. 祝福
D. 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