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18:2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8:28:00
原文展示:
久雨 袁凯 〔明代〕
荒村处处闻流水,草阁时时自掩扉。 庭树叶深沙鸟宿,野藤花退蜜蜂希。 只将书卷消长夏,更倚渔舟送落晖。 天意未教戎马息,老夫漂泊敢言归。
白话文翻译:
在荒凉的村庄里,到处都能听到流水的声音,草屋的门时常自己关闭。庭院里的树叶茂密,沙鸟在其中栖息,野外的藤花凋谢,蜜蜂也变得稀少。我只能通过阅读书籍来消磨漫长的夏日,更多时候是依靠渔船送走夕阳的余晖。天意似乎还不允许战争停止,我这个老人漂泊在外,怎敢奢望回家。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田园、自然为主,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乱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长期下雨的夏日,身处荒村,感受到的孤独和漂泊。诗中透露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乱的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诗人的个人境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荒村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战乱时期的孤独和漂泊感。诗中“荒村处处闻流水”和“草阁时时自掩扉”描绘了荒凉的村庄和诗人孤独的生活环境。“庭树叶深沙鸟宿,野藤花退蜜蜂希”进一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最后两句“天意未教戎马息,老夫漂泊敢言归”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乱的无奈,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时代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在战乱时期的孤独和漂泊感,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乱的无奈。通过描绘荒村的景象和诗人的日常生活,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时代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荒村处处闻流水”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繁华的村庄 B. 荒凉的村庄 C. 热闹的市场 D. 宁静的田野
“草阁时时自掩扉”中的“自掩扉”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天意未教戎马息”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战争 B. 和平 C. 流浪 D. 孤独
“老夫漂泊敢言归”中的“敢言归”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D. 悲伤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