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3:2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3:21:08
《鹊桥仙(七夕送荷花)》
作者: 方岳 〔宋代〕
银河无浪,琼楼不暑。
一点柔情如水。
肯捐兰佩了渠愁,
尽闲却纤纤机杼。
波心沁雪,鸥边分雨。
翦得荷花能楚。
天公煞自解风流,
看得我如何销汝。
全诗翻译:
银河没有波浪,琼楼也不觉得炎热。
那一点柔情就像水一样清澈。
愿意舍弃兰花般的佩饰来解除我心中的忧愁,
尽情地将那纤细的机杼闲置。
水波中映出雪色,鸥鸟旁分散着细雨。
剪得的荷花是多么美丽。
天公竟然自己解开了风流的情愫,
让我看见我该如何消除对你的思念。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象征着爱情的团聚与思念。诗中通过描绘银河和荷花,表达了对于爱情的期盼与忧愁。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字季良,号玉山,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俊逸,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常以细腻的情感表现人事。
创作背景:
《鹊桥仙》作为七夕节的作品,寓意深远,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情人的思恋,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的重视与美好期盼。
这首《鹊桥仙》在意象上极为优美,诗人通过描绘银河、琼楼、荷花等自然景物,表达了深邃的情感。开头的“银河无浪,琼楼不暑”,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爱情的美好与平静。这种自然的宁静与优雅,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柔情与感伤。
“肯捐兰佩了渠愁,尽闲却纤纤机杼”,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与渴望,愿意舍弃一切来追求心中的柔情。这种情感的表述,既有对爱情的期盼,也有对现实生活中繁琐的逃避,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接下来的“波心沁雪,鸥边分雨”,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水波中的雪色和鸥鸟旁的细雨,似乎在映衬着诗人对恋人的思念,情感愈加浓烈。
最后一句“看得我如何销汝”,不仅点明了诗歌的主题,也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的追求与无奈。全诗在优美的意象中,渗透出深情与淡淡的忧伤,使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写自然与内心的情感,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传达出一种美好而苦涩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银河”象征什么?
A. 远方的希望
B. 爱情的距离
C. 自然的宁静
“翦得荷花能楚”中的荷花象征什么?
A. 美丽
B. 忧伤
C. 追求爱情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景色
B. 爱情的思念与渴望
C. 生活的烦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