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5:20
送季明府赴太平粹
人说陈胡蔡,合君为四贤。
一廉官似水,三载吏无权。
政自诗书出,民从教化迁。
神明判事笔,一出万人传。
人们说陈、胡、蔡三位仁人志士,与你合称为四位贤良之士。
一位清廉的官员如同清水一般,三年来没有权力的干扰。
政治的根本在于诗书的教导,民众从这种教化中自然而然地改变。
神明通过笔墨来判决是非,一旦出现,便能传遍万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字希孟,号复古,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诗词清新脱俗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对清明官员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送别季明府赴太平粹而作,表达了对其清廉政治理想的赞扬,同时也寄托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思考,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良好治理的必要性。
此诗以送别的名义,实际上却深刻揭示了清官治国的重要性和教化的作用。诗中以“陈胡蔡”作为引子,说明季明府的清白和贤良,与历史上那些被后人传颂的清官相提并论,构建起一种理想的政治形象。接着,诗人通过“一廉官似水,三载吏无权”的描写,强调了清官如水般的品德和无权的环境,展现了在清明政治下官员的理想状态。
而后两句则转向了政治的根源,指出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教育和文化的传播,民众的思想观念需要通过诗书的熏陶而改变。这种强调教育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根基,诗人在此不仅是在为季明府送行,更是在为理想中的政治环境呼喊。
最后一句“神明判事笔,一出万人传”,则直指公正与道德的力量,揭示出理想治理下的透明与公正,真正的良法不仅能被少数人知晓,而是能被广泛流传和接受。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清官的清白与政治的理想,流露出诗人对社会理想的追求和对清正官员的期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清官的重要性,认为政治的治理离不开良好的教育和文化传承,展现出对理想政治环境的期盼和对清白官员的赞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四位贤良之士是哪些?
A. 孟子、孔子、荀子、庄子
B. 陈、胡、蔡、季
C. 李、白、杜、王
诗中提到的“廉官似水”意在说明什么?
A. 清官的清白与公正
B. 官员的无能
C. 水的流动性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教育的重要性与清白官员的理想
B. 个人奋斗的意义
C. 对社会的批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