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故李宾客庐山草堂》

时间: 2025-04-26 14:29:05

诗句

难穷林下趣,坐使致君恩。

术业行当代,封章动谏垣。

已明邪佞迹,几雪薜萝冤。

报主深知此,忧民讵可论。

名将山共古,迹与道俱存。

为谢重来者,何人更及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9:05

原文展示

题故李宾客庐山草堂
作者: 许彬 〔唐代〕

难穷林下趣,坐使致君恩。
术业行当代,封章动谏垣。
已明邪佞迹,几雪薜萝冤。
报主深知此,忧民讵可论。
名将山共古,迹与道俱存。
为谢重来者,何人更及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林间草堂中感受到的乐趣,坐在这里,让我思念起对君主的恩情。如今的技艺和行业,必将在当代得到重视,奏章和谏言也会在朝堂上引起反响。我已经看清了那些邪恶和谄媚的迹象,多少冤屈也得以消除。为了感谢我的主公,深知我对民众的忧虑,这样的忧虑又怎能轻言论述呢?名将与古山同在,足迹与道理都将长存。为了感谢那些重来的人,又有谁能再次抵达我的门前呢?

注释

  • 难穷:难以穷尽,意为乐趣多得无穷无尽。
  • 致君恩:指对君主的恩德。
  • 术业:指技艺和行业。
  • 封章:指奏章,古代官员向朝廷上奏的文书。
  • 邪佞:邪恶和谄媚。
  • 薜萝冤:薜萝是一种植物,暗指被冤屈的人。
  • 报主:指回报君主。
  • 忧民:忧虑百姓的疾苦。
  • 名将:著名的将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彬,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被记载,但其诗风以清新脱俗著称,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关注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时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政治现实的反思以及对人民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感激之情及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开篇以“难穷林下趣”引入,表明了在幽静的草堂中深感乐趣,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而“致君恩”则转向政务,表现出诗人对君主恩德的感念,显示出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接下来的“术业行当代”暗示了时代的变迁与对人才的渴求,表达了对社会进步的期待。

在“已明邪佞迹,几雪薜萝冤”中,诗人提到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清醒认识,揭示了对不正之风的批判,也显示出他对冤屈的同情。最后,以“为谢重来者,何人更及门”作结,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期待与珍惜,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孤独感,彰显出他对人生的深思。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高远,展现了诗人对人世间的敏感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难穷林下趣:在林间草堂中,乐趣无穷,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2. 坐使致君恩:坐在这里,感受到了君主的恩德,表现出对统治者的感激。
  3. 术业行当代:技艺与行业在当代应被重视,反映出对社会进步的期待。
  4. 封章动谏垣:奏章与谏言将在朝堂上引发反响,表达了对政治参与的关注。
  5. 已明邪佞迹:看清了邪恶与谄媚之人,展现出对政治现状的批判。
  6. 几雪薜萝冤:冤屈得以消除,表现出对正义的渴望。
  7. 报主深知此:感激主公的理解,表达出对君主的忠诚。
  8. 忧民讵可论:对民众疾苦的忧虑,反映出对社会的关心。
  9. 名将山共古:名将与古山同在,表现出历史的永恒性。
  10. 迹与道俱存:历史的足迹与道理长存,展现出对传统的敬重。
  11. 为谢重来者:感谢重来的人,表现出对友谊的珍重。
  12. 何人更及门:感慨世事变迁,表达出孤寂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术业行当代,封章动谏垣”,工整有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富有诗意。
  • 夸张:如“难穷林下趣”,强调乐趣的丰富,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君主的感恩、对社会进步的期待及对百姓疾苦的关心,展现出诗人对政治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林下:象征自然与宁静,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 君恩:代表统治者的宽厚,体现社会的和谐。
  • 冤屈:象征社会的不公,表现出诗人对正义的向往。
  • 名将:代表历史的传承,体现出对传统的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难穷林下趣”意为: A. 自然乐趣无穷
    B. 林下环境恶劣
    C. 只关心政治

  2. 诗人对君主的态度是: A. 愤怒
    B. 感激
    C. 漠视

  3. “忧民讵可论”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关心? A. 个人安逸
    B. 民众疾苦
    C. 自身前途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登高》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 《静夜思》:李白的《静夜思》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细腻。

诗词对比

  • 许彬 vs. 王之涣:许彬的诗更显深思与忧虑,而王之涣的诗则更具豪迈与壮志。
  • 主题对比:两位诗人都关注自然与个体情感,但许彬更加深入地探讨社会政治与民生问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经典唐诗汇编,提供详细的诗词分析。
  • 《诗词鉴赏指南》:帮助读者提高诗词鉴赏能力的参考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长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 花园即事呈常 李侍御归炭谷山居同宿华严寺 僧舍二首 越中寺居寄上主人 访沈舍人不遇 九日陪越州元相燕龟山寺 寄道者 寄前黄州窦使君 献淮南李仆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口字旁的字 蕉书 卑开头的成语 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功烈震主 东诳西骗 卜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歺字旁的字 魁秀 提手旁的字 暗箭伤人 工员 弊衣蔬食 骤雨狂风 讨吃棍 博文约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