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17:3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17:33:40
一蝗东方来,孕子九十九。
未出婪酣肚,已办馋左饣右崇口。
漫天自成幕,扫地不用帚。
一朝霜风寒,何处弄百丑。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蝗虫从东方飞来,它孕育了九十九个虫卵。蝗虫虽然还未出土,但肚子已经肆意地饱胀,嘴里满是渴望的食物。漫天的蝗虫仿佛自成一幅幕布,地面上则不需要扫帚来清理。等到寒霜来临,哪里还有机会去玩弄那些丑陋的事物呢?
作者介绍:洪咨夔,字子逊,号陶庵,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社会的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及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蝗灾常常给农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诗中通过描写蝗虫的肆虐,反映了社会对自然灾害的无奈和对生存环境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蝗虫的生动描写,隐喻了自然界的无情与人类的脆弱。诗开头便以“一蝗东方来”引出主角,简单而有力。而“孕子九十九”则暗示着蝗虫数量之多,预示着未来的灾难。接着,诗人通过“未出婪酣肚”描绘出蝗虫的贪婪,反映出其对自然资源的无尽索取,而左口右口的形象又让人联想到人类对自然的贪婪。
诗中“漫天自成幕”生动描绘了蝗虫飞舞的场景,形成了一幅动人而又令人不安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最后一句“一朝霜风寒”,则以季节的变换暗示自然灾害的不可避免,表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蝗虫的自然景象,更深刻地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警示人们应当珍惜自然资源,抵制贪婪,以免酿成灾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蝗虫的生动描绘,警示人们对自然的贪婪可能导致的后果,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与和谐的思考。
诗词测试:
蝗虫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漫天自成幕”主要表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